[发明专利]用来支撑物件的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09873.1 | 申请日: | 200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7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池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2B9/08 | 分类号: | G12B9/08;G12B3/02;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来 支撑 物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是一种用来支撑物件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目新月异的快速发展,除了针对其功能性不断地增强之外,制造厂商也越来越注意产品的便利性,就显示器而言,已从一开始的固定式脚座发展成目前最常见的可调式脚座,它最主要的功用在于使用者可随自己使用的习惯调整显示器屏幕的倾斜角度,其所最常见的结构不外乎是塑料壳制作而成的脚座与转轴的配合,以达到支撑与调整角度的目的。
以往,厂商为了制造上的考虑,通常会将脚座与转轴直接安装于显示器上,让使用者可以在获得此产品之后,只需正确地完成接线的动作,即可马上开始使用,但此做法却大大的降低了显示器携带的方便性,然而如果改换成可拆卸式的组装,虽然这会提升显示器的可携带性,但此方法往往伴随着的是麻烦且恼人的组装过程,在这分秒必争的时代中,这只会带给使用者更多的不便与不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来支撑物件的支撑装置,其包括:脚架;以及角度控制机构,连接于该脚架。该角度控制机构包括:基座,包括角度定位柱;角度定位盘,以可转动的方式枢接于该基座且固定于该物件,该角度定位盘上设有滑槽,该角度定位柱设置于该滑槽内,从而限制该角度定位盘相对于该基座的转动范围;以及角度定位元件,安装于该基座与该角度定位盘之间,用来提供该角度定位盘相对于该基座转动时的摩擦力,从而固定该物件与该脚架成特定角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装置的显示模块,其包括:显示屏幕;以及支撑装置,包括有脚架以及角度控制机构,连接于该脚架。该角度控制机构包括:基座,包括角度定位柱;角度定位盘,以可转动的方式枢接于该基座且固定于该显示屏幕,该角度定位盘上设有滑槽,该角度定位柱设置于该滑槽内,从而限制该角度定位盘相对于该基座的转动范围;以及角度定位元件,安装于该基座与该角度定位盘之间,用来提供该角度定位盘相对于该基座转动时的摩擦力,从而固定该显示屏幕与该脚架成特定角度。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来支撑物件的支撑装置,其包括:脚架,其具有第一顶点与第二顶点;角度控制机构,设置于该第一顶点与该物件之间,该角度控制机构包括第一基座,包括第一角度定位柱,该第一基座连接于该第一顶点与该物件中的一个,以及第一角度定位盘,以可转动的方式枢接于该第一基座,该第一角度定位盘连接于该物件与该第一顶点二者中未连接于该第一基座的,该第一角度定位盘上设有第一滑槽,该第一角度定位柱设置于该第一滑槽内,从而限制该第一角度定位盘相对于该第一基座的转动范围;以及旋转机构,设置于该第二顶点与该物件之间,以使该物件相对于该第二顶点转动,其中该脚架将该物件限制于该旋转机构与该角度控制机构间。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装置的显示模块,其包括:显示屏幕;以及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脚架,其具有第一顶点与第二顶点;角度控制机构,设置于该第一顶点与该显示屏幕之间,该角度控制机构包括第一基座,包括第一角度定位柱,该第一基座连接于该第一顶点与该显示屏幕中的一个;以及第一角度定位盘,以可转动的方式枢接于该第一基座,该第一角度定位盘连接于该显示屏幕与该第一顶点二者中未连接于该第一基座的,该第一角度定位盘上设有第一滑槽,该第一角度定位柱设置于该第一滑槽内,从而限制该第一角度定位盘相对于该第一基座的转动范围;以及旋转机构,设置于该第二顶点与该显示屏幕之间,以使该显示屏幕相对于该第二顶点转动,其中该脚架将该显示屏幕限制于该旋转机构与该角度控制机构间。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用来支撑物件的支撑装置具有携带方便、成型容易的优点,并且可快速地完成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角度控制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98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