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筒型缝纫机移送齿的传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11957.9 | 申请日: | 2006-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5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呈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9/02 | 分类号: | D05B6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松山***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缝纫机 移送 传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筒型缝纫机,特别涉及一种圆筒型缝纫机移送齿的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圆筒型缝纫机的机台部包含有矩形箱状的机台主体部,及从机台主体部侧方突出的圆筒部,圆筒部上面设有与缝纫机臂前端的缝纫针相对的针板。圆筒部设置有前移送齿及后移送齿,其可露出地设置在针板的落针孔前后的移送齿沟,圆筒部内设置有与缝纫针协同动作来形成缝目的勾线器,及驱动前移送齿与后移送齿的驱动机构。
圆筒型缝纫机驱动前移送齿与后移送齿的驱动机构及动力传达机构均为缝纫机的主轴,其由机台部的主体部一直延伸到圆筒部。该驱动机构驱动主轴为单方向旋转,并使勾线器与针棒同步地予以驱动,同时,将主轴的单方向旋转运动转换为规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旋转运动,以带动由主体部延伸至圆筒部的上下移送轴及前后移动轴,使之同步于前、后移送齿、针棒及勾线器而实施上下方向运动及前后方向运动。但,这种圆筒型缝纫机,为了使主轴的轴心与针板的关系确保良好的缝纫条件,相互间具有一定的位置关系,特别是上下方向隔着一定的间隔关系为适宜,如果主轴的轴心与针板的配置关系不在特定关系时,通过主轴的动力分配而动作的针棒、勾线器、移送齿上的动作定时的时机会发生微妙的偏差,而无法保持良好的缝纫条件。
公知的圆筒型缝纫机,当将移送齿驱动用的部分的动力传达机构延伸至圆筒部的主轴部配设适合于移送齿的驱动位置时,该主轴与针板很难配置在缝纫条件良好的位置关系,因此无法获得良好的缝纫条件的动作状态,又,相反地将主轴配置相对于针板而言,最适合于缝纫条件最佳的位置关系是需要在主轴的端部或移送台的周边设置主轴与移送齿间的驱动装置的运动变换机构,如此,圆筒部小型化将受其限制,对于缝制物的适用范围亦将受到限定。
如上述,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83173号「圆筒型缝纫机」的说明书公开了,将主轴配置相对于针板而缝纫条件良好的位置之下,仍然可以使圆筒部小直径化,使之适用于缩袖口等的小直径的筒状缝制物的缝制。然而,当欲缝制更小直径的筒状缝制物时,该专利受限于传动装置的结构,而无法使圆筒部更小型化。
又,本申请人所拥有的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第1229159号「圆筒型缝纫机移送齿的传动结构」揭示了在主轴的端部或移送台的周边设置主轴与移送齿间的传动结构,以配置最适合于缝纫条件最佳的位置关系,并提供前、后移送齿的移送行程的调整,以适用于不同布料的缝制,并可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然而,该专利案的圆筒型缝纫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圆筒型缝纫机的前、后移送台易于松动,而使固定在前、后移送台的前、后移送齿前后晃动,造成布料缝制时的问题;且,该专利案的圆筒型缝纫机欲对布料缝制更小的缝距时,由于圆筒型缝纫机的调整差动组件与移动齿的传动结构的组成构造的限制,使得要缝制更小的缝距是有所困难。
发明内容
为改善上述的结构,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筒型缝纫机移送齿的传动结构,其改善圆筒型缝纫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前、后移送台(即本案的差动、主动送具座)松动的问题,避免固定在前、后移送台的前、后移送齿前后晃动,并对前、后移动齿用以调整差动的组件与传动的组件的组成构造进行改良,可使圆筒型缝纫机的圆筒部的直径缩小,且可以对布料缝制更小的圆柱衣袖及缝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19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