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Q型非病毒载体以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2334.3 | 申请日: | 2006-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卢圣栋;王湛;陈伟京;李涛;杜延平;路金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K47/42;C12N15/63;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毒 载体 以及 包含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治疗药物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性肿瘤基因治疗药物组合物qmIL2-SON2/NfBS-MiniCMV-PEIIImut。具体而言,该组合物由蛋白质非病毒载体qmIL2-SON2和具有肿瘤组织特异性的杀伤(毒素)基因真核表达型质粒NfBS-MiniCMV-PEIIImut组成。蛋白非病毒载体由细胞结合肽qmIL2和DNA结合多肽SON2两部分组成,并经DNA重组与表达而成的靶向融合蛋白非病毒载体qmIL2-SON2。该融合蛋白中的DNA结合多肽SON2富含阳性氨基酸,带正电,因而可以结合带负电的DNA;本发明中使用SON2结合杀伤基因表达型重组质粒NfBS-MiniCMV-PEIIImut,从而形成复合药物。该融合蛋白中的qmIL2可与表面富集有IL2受体的肿瘤细胞及少数表面也有IL2受体的正常细胞结合,并将这种DNA-蛋白质复合物导入上述细胞。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肿瘤组织特异性的调控序列NfkB-MiniCMV promoter,该调控序列含有Nf-kB蛋白结合位点的编码序列与削短的miniCMB启动子,它只能在特定类型肿瘤细胞内含有的组成型Nf-kB蛋白特异性地调控并激活下才能驱动其下游的杀伤基因的转录与表达,从而杀灭该类型的肿瘤细胞。但因正常细胞内不存在组成型的Nf-kB蛋白,因此即使上述复合物被导入正常细胞,也因该正常细胞内无杀伤蛋白质的表达而不会被杀伤。该设计实现了准确靶向杀灭一类肿瘤的目标。本发明还提供了全部相关研究的结果,以及该非病毒载体与杀伤基因重组体组装而成的复合物qmIL2-SON2/NfBS-MiniCMV-PEIIImut用于特异杀伤并致死IL2R富集肿瘤细胞、且不杀伤正常细胞的准确靶向生物学活性的用途等研究结果。
背景技术
已知存在着上千种具有抗肿瘤或抗病毒活性的人体异源蛋白质,但在付之临床应用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无特异性(或靶向性)地对所有细胞的杀伤作用导致的严重毒副作用问题;二是作为人体异源蛋白质,在导入人体血循环时出现的严重免疫原性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曾出现过利用肿瘤细胞表面的受体的配体基因、或可结合抗原的抗体基因与绿脓毒素基因II、III功能域编码基因、或其他毒素基因的杀细胞功能域构建成融合基因,并表达研制出其导向融合蛋白。但临床研究表明,这类导向融合蛋白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毒素蛋白质的导向性与特异性,但不完全。与此同时,毒素蛋白质在这种情况下,其强烈的免疫原性问题依然存在。在临床应用时,虽初期有良好疗效,但在4周后,因抗体形成,从而发生中和效应而完全失效。虽然通过多种尝试来修饰或封闭毒素的抗原决定簇,如PEG修饰和点突变改造毒素的氨基酸组成,但均因修饰而导致毒素失活,或不能完全消除毒素蛋白的免疫原性,最终还是导致了毒素的失效。例如,IL2受体出现在多种血液肿瘤细胞的表面,如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毛细胞性白血病,Reed-Sternberg细胞(何杰金氏病),退行性大细胞淋巴瘤,还包括一些B细胞来源的恶性血液肿瘤。如使用可以同IL2受体特异性结合的配体IL2作为靶向蛋白,将具有杀伤作用的绿脓杆菌毒素(PE)以IL2-PE融合蛋白形式导入肿瘤细胞,可望杀伤肿瘤细胞。这一设计虽然实现了靶向性药物投放,但是,毒素蛋白直接出现在血循环中,必然会带来毒素本身具有的毒副作用。包括肝、肾毒性,中枢神经毒性,溶血性血尿综合征,血管渗漏综合征等。而且,毒素蛋白是一种异源蛋白,这样的蛋白出现在血循环中,会导致其抗体形成,从而使毒素的杀伤活性被中和失效。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地应用人体外源毒素杀灭肿瘤靶细胞而又避免毒素蛋白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与免疫原性的方法,是必要的。
针对应用毒素治疗肿瘤中存在的上述障碍,新的技术路线不仅需要完全避免毒素蛋白的免疫原性和毒副作用,而且必须保留毒素蛋白质的杀细胞活性,而且,只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正常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2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动送纸装置的便条纸盒
- 下一篇: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