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窗X射线管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4222.1 | 申请日: | 200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4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田宇纮;林德旭;商颖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析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5/00 | 分类号: | H01J35/00;H01J35/16;H01J3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窗X射线管,属于X荧光分析仪器。
背景技术
X射线管是X荧光分析仪器中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仪器的性能指标。传统端窗X射线管结构如下图所示,电子束从阴极发射,适当选取电场强度,使电子束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按如附图1所示轨迹轰击阳极的靶面,产生X射线。其不足之处在于,电子束轰击阳极靶面的最终入射方向与出射X射线方向成180°,造成其产生的韧致辐射的强度较低。另外,现有结构需要利用电场控制电子束的运动方向和轰击阳极靶的位置,对各种参数控制较为严格,制造工艺较为复杂。
另外,发明专利(专利号200480011229.X)同样采用了X射线透射薄膜阳极的技术,由于这款X射线管采用钨靶,阳极电压较高(100KV),功率较大,因此专门设计了电子束减速电极,以减少阳极产生的热量,达到增加X射线管使用寿命的目的。其不足之处在于:
1、由于阳极高压较高,产生光电子束的能量较高,不适用于对轻金属进行测量。尤其不适用是对RoHS指令要求的五种元素进行测量。
2、结构复杂,对制作工艺要求严格。
3、电源电压高,增加了电源制造难度,同时给绝缘防护增加了难度。不适用于小型便携式仪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窗X射线管,有效过滤掉X射线低能部分,使出射X射线本底降低、特征峰明显,使测量的灵敏度显著提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端窗X射线管,包括外壳、用于发射电子束的阴极灯丝、薄膜阳极靶、铍窗。其中阴极灯丝封装于外壳中,所述的铍窗设置于外壳的端面上,并位于电子束的正前方,所述薄膜阳极靶设置于阴极灯丝与铍窗之间,该薄膜阳极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同时,本发明采用外壳接地、阴极灯丝负高压供电模式,可以避免对外壳进行电绝缘保护,有利于X射线管散热。
本发明所述一种端窗X射线管的优点在于:
1、由于电子束轰击阳极靶产生的X射线需穿过薄膜阳极才能从射线管的端窗射出,因此X射线的低能部分被过滤削弱,而高能部分(测量中使用的)所受影响不大,从而得到本底较弱的X射线光谱,为后期检测工作降低难度,最终达到将仪器的灵敏度大大提高的目的。
2、电子束沿初始发射方向轰击阳极靶,其运动轨迹相对简单,不需要用较为复杂的电场控制电子的偏转方向,减少了X射线管加工制造的难度和制造成本。
3、结构简单,使其有利于产品化和批量化,其性能与现有的窗结构X射线管相比存在优势,能够满足X射线仪器批量生产的需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X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端窗X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端窗X射线管,由图2所示,包括外壳3、用于发射电子束5的阴极灯丝4、薄膜阳极靶2、铍窗1。其中外壳3采用铜基材料制成,其内部设有共安装薄膜阳极的环形支架31,该外壳3直接接地。所述阴极灯丝4封装于外壳3中,并采用-40kV电压供电。所述的铍窗1设置于外壳3的端面上,位于电子束5的正前方。所述薄膜阳极靶2设置于阴极灯丝4与铍窗1之间,本例中采用厚度为20μm的薄膜钼片作为薄膜阳极靶2,该薄膜阳极靶2焊接在外壳3内部的环形支架31上,可以保证良好的电接触和热接触,由于铜的导热性良好,有助于阳极散热,确保了X射线管有较长的工作寿命。
本实施例所述的端窗X射线管,工作状态下由阴极灯丝4发射的电子束5沿直线方向轰击薄膜阳极2的靶面,与电子束5方向相同的X射线6穿过薄膜阳极2和铍窗1,被应用于测量。这种较为简单的结构一方面降低了生产加工的难度,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低能区的韧致辐射,使得到的X射线本底减弱,从而达到大大提高X荧光分析仪器灵敏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析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普析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42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