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4611.4 | 申请日: | 200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5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程宇镳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宇镳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K8/02;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化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荔枝核提取物的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荔枝核为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植物荔枝(Litchi chinsis Sonn.)的成熟种子。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生用或盐水炙用。用时打碎。荔枝核味辛、微苦,温。归肝、胃经主要应用于疝气痛,睾丸肿痛。本品辛苦疏泄,有疏肝理气、行气散结、散寒止痛之功。荔枝核治寒疝疼痛,可与小茴香、吴茱萸、橘核等同用,如《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的疝气内消丸。治睾丸肿痛,多与橘核、川楝子等同用。荔枝核也可用于胃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本品辛行苦泄温通,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作用。荔枝核治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可与木香研末服,如《景岳全书》荔香散,治肝郁气滞血瘀之痛经及产后腹痛,可与香限研末服,如《妇人良方》锡痛散,或与川芎、当归、柴胡等同用。
荔枝核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长1.5~2.2cm,直径0.6~1.5cm。表面棕红色或紫棕色,有光泽,略有凹陷和细波纹。一端有类圆形或椭圆形黄棕色的种脐,直径5~7mm。质坚硬,用水浸润剖开后可见肥厚子叶2片,橙黄色或棕黄色,与种皮紧密结合。气微,味微甘、苦、涩。以粒大、饱满、光亮者为佳。其显微鉴别为:荔枝核(中部)横切面:全部种皮细胞壁呈棕黄色。种皮的外表皮细胞径向延长。其内有薄壁细胞约10~15列,细胞切向延长,有的可见稀疏孔纹。棕色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维管束断续环状排列。靠近种皮表皮的数层薄壁细胞已颓废,细胞皱缩,间隙大。种皮的内表皮为1列薄壁细胞,扁平,长短不一。子叶的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并可见有棕色的油细胞散在。
真菌引起的疾病分为浅表性感染和深部感染。浅表性真菌感染在世界许多地区极为普遍,属于传播性的常见多发病;主要由表皮癣菌属、小孢霉菌属和毛癣菌属引起,可侵犯皮肤、毛囊和指甲的角质蛋白组织,约占真菌感染发生率的90%左右。众所周知的有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及甲真菌病,矿区作业者和生活在湿热气候环境的人群多有发生,虽然易被人们忽视,但也是令人非常烦恼的顽疾。
螨虫通常小于0.5毫米,属于蜱螨目,分布较广,种类较多,较常见的有革螨,恙螨,蠕型螨,尘螨,疥螨,粉螨等,常见螨虫及其危害性列于表1。由表1可知,螨虫可寄生在人体皮肤,生活在与人接触的物件,存在灰尘和粮食中,其危害性也非常大,它们不但自身对被寄生体(宿主)进行破坏,导致人体皮肤病,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等疾病,而且还传播其它疾病.随着城市工业化,环境污染,空气灰尘增大,由螨虫导致疾病的因素更加重要.因此除螨类产品在近几年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和接受。
表1螨虫及其特征和危害性
目前市场上可用的卫生除螨原料极少,少数个别有效的原料的使用量却非常高。由于原料和技术的限制,许多产品往往只是做一种概念,并没有添加有效的成分,根本达不到驱灭螨虫的目标.因此好的原料和技术对于进行防治螨虫显得非常重要。
美国专利文献US2004/0101508A1公开了荔枝果皮的提取物在化妆品和药物方面的用途。中国专利文献(200410022559)提供了荔枝果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还提供了该荔枝果皮提取物在医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中的应用。但是,对荔枝核提取物的深度开发,尤其是荔枝核提取物在面膜的应用没有文献提及,也没有产品公开。郑琳颖等报道了荔枝核具有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降低血糖、增强小鼠肝脏蛋白和RNA合成等作用(中医药学报,1998(5):51-53);除了以上功效外潘竞锵等(中国新药杂志,2000(1):14-16)还报道了荔枝核具有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每年50万吨左右的荔枝核变废为宝,开发利用,用于制备面膜,这种面膜具有杀灭真菌和和螨虫的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面膜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面膜含有荔枝核提取物。
本发明面膜含有荔枝核提取物和面膜辅料。
上述面膜,荔枝核提取物在面膜中的重量比为0.1-25%,优选0.1-20%,更优选1-10%,最优选1-5%。
上述面膜可以用于杀灭真菌和和螨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宇镳,未经程宇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46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流电路
- 下一篇:一种含小檗碱或小檗碱盐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