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燃气安全自锁阀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4984.1 | 申请日: | 2006-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2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珉 |
主分类号: | F16K99/00 | 分类号: | F16K99/00;F16L29/02;F16K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700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燃气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燃气开关阀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管道燃气安全自锁阀。
技术背景:
目前市售的管道燃气开关阀门,它只是普通开关阀,它没有自锁功能,当管道燃气公司需要提前安装燃气进户时,必须拿掉开关手柄和封死出气口,不但工作量大,还不能避免个别用户自行偷气使用,构成危险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管道燃气安全自锁阀,它不仅能够替换现有管道燃气开关阀使用,而且还具有自锁功能与防止用户自行偷气使用的功能,可以确保燃气使用的最大安全。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管道燃气安全自锁阀,它是在现有燃气阀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包括现有燃气阀门,阀门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在阀门的出气通道一端增加装设一个顺向自动关闭燃气的阀装置相配合,所述的顺向自动关闭燃气阀装置包括阀芯、阀座、阀芯导通孔、防漏气密封胶圈、压力弹簧、弹簧支承座,其中防漏气密封胶圈套入阀芯中并与阀座相配合,阀芯一端伸出阀芯导通孔外端,另一端与压力弹簧相配合;压力弹簧一端套在弹簧支承座中,另一端与阀芯相配合,通过弹簧压力压紧阀芯与阀座相配合,达到自动关闭燃气确保安全的目的。在顺向自动关闭燃气阀装置的出气口未端适当位置处,装设两个锁阀小通孔与锁阀装置相配合,所述的锁阀装置包括锁阀铁丝、锁阀铅块,把锁阀铁丝穿过两个锁阀小通孔并与锁阀铅块锁死相配合。达到防止用户自行偷气使用确保安全的目的。
有益效果:
本发明管道燃气安全自锁阀,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系数高,其主要优点是:在用户没有交钱办理开户手续之前,确保没有燃气泄漏与防止用户自行偷气使用,同时,还可以减少管道燃气公司的投资成本,不管是新楼房建设还是旧楼房改造,均可以一次性安装燃气用户,方便管理。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管道燃气安全自锁阀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现有燃气开关阀;2、进气通道;3、出气通道;4、顺向自动关闭燃气阀装置;5、阀芯;6、阀座;7、阀芯导通孔;8、防漏气密封胶圈;9、压力弹簧;10、弹簧支承座;11、出气口;12、锁阀小通孔;13、锁阀装置;14、锁阀铁丝;15、锁阀铅块。
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管道燃气安全自锁阀,它是在现有燃气阀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包括现有燃气阀门(1),阀门(1)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2)与出气通道(3),在阀门(1)的出气通道(3)一端增加装设一个顺向自动关闭燃气的阀装置(4)相配合;所述的顺向自动关闭燃气阀装置(4)包括阀芯(5)、阀座(6)、阀芯导通孔(7)、防漏气密封胶圈(8)、压力弹簧(9)、弹簧支承座(10),其中防漏气密封胶圈(8)套入阀芯(5)中并与阀座(6)相配合;阀芯(5)一端伸出阀芯导通孔(7)外端,另一端与压力弹簧(9)相配合;压力弹簧(9)一端套在弹簧支承座(10)中,另一端与阀芯(5)相配合,通过压力弹簧(9)压紧阀芯(5)与阀座(6)相配合,达到自动关闭燃气确保安全的目的。在顺向自动关闭燃气阀装置(4)的出气口(11)未端适当位置处,装设两个锁阀小通孔(12)与锁阀装置(13)相配合,所述的锁阀装置(13)包括锁阀铁丝(14)、锁阀铅块(15),把锁阀铁丝(14)穿过两个锁阀小通孔(12)并与锁阀铅块(15)锁死相配合。达到防止用户自行偷气使用确保安全的目的。所述的顺向自动关闭燃气阀装置(4)与锁阀装置(6),也可以与各种管道连接件配合使用,也可以与自来水开关阀配合使用,均达到安全的目的。
使用方法:
需要使用时,剪断锁阀铁丝(14),然后装紧所需设备接头,使连接头顶开阀芯(5),燃气即可畅通(未有使用图示,可以理解)。当停止使用时拆掉所用设备,再次锁死阀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珉,未经张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4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液相增粘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燃料添加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