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风式除尘器的旋风子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6400.4 | 申请日: | 200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7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培雷;陈闵叶;项阳;杜坤杰;王善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5/08 | 分类号: | B04C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20033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风式 除尘器 旋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设备,尤其是指一种旋风式除尘器的旋风子。
背景技术
旋风式除尘器主要用于分离含尘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物,由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除尘效果好,故在工业设备中作为辅机而广泛被使用。旋风式除尘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除尘效率与阻力,效率的提高与阻力的减低有着可观的环保与节能的效益。
普通旋风式除尘器的旋风子是由进气管、筒体、锥体和排气管等组成,气流有沿外壁由上向下旋转运动的外涡旋,还有少量气体沿径向运动到中心区域,旋转气流在锥体底部转而向上沿轴心旋转形成内涡旋,最后从排气管流出。旋风式除尘器的旋风子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将粒子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目前主要存在除尘效率不高,内壁磨损、二次扬尘以及提高除尘效率带来的阻力损失增大等问题。
因此,进一步提高旋风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减轻内壁磨损、消除二次扬尘、提高除尘效率而带来的阻力损失增大等问题,就成为旋风式除尘器的旋风子综合效率提高的主要攻关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全新结构的旋风式除尘器的旋风子,希望其既能从整体上提高旋风除尘效率、减轻内壁磨损,又能消除二次扬尘等缺陷。
这种旋风式除尘器的旋风子,包括外形呈柱状连通锥体的外筒体3、上部带切向进气口7的内筒体4,以及设于内筒体4中心上部的排气管2,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内、外筒体之间由自上而下排布在内筒体4表面的支撑钢条5连接,并由该支撑钢条将内、外筒体间的夹层分隔成自上而下的粉尘通道6;
B.所述的内筒体4由柱形上筒体4-1和锥形下筒体4-2组成,并在所述的柱形上筒体4-1及锥形下筒体4-2表面上设有沿筒体表面竖向布置槽孔4-3;
C.所述的外筒体3、内筒体4组成的夹层筒体中心设有一由内芯管1-1、下阻旋板1-2、外芯管1-3、上阻旋板1-4构成的芯管组件1,该芯管组件1上部穿于排气管2中,下部则伸出除尘器主体下端口。
D.所述的排气管2由内筒体2-1和下部带扩口的外筒体2-2组成,并在内筒体上均布40度间隔的竖状槽孔2-3,内筒体2-1和外筒体2-2之间通过连接体2-4相连并形成夹层结构。
所述的芯管组合件1中,其外芯管1-3上设有螺旋槽1-5,两端分别置有翼状上阻旋板1-2和下阻旋板1-4,管体表面设有切向竖状槽孔1-7;所述的内芯管1-1则穿置在外芯管1-3的管腔中,并由端部的倒锥部、带有通孔的外芯管壁通过定位螺钉固定悬置在外芯管1-3的管腔中,将外芯管1-3分隔为两级分离腔。
所述进风口7所正对着的内筒体上构件4-1、分上下两层布置的沿气流旋转方向成60度夹角的竖状槽孔,上层以中心线为起始顺时针80度角范围内设置着至少10个竖状槽孔4-3,其余部位的竖状槽孔之间为40度布置,下层都是以40度均布竖状槽孔。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旋风式除尘器的旋风子,与目前多种旋风式除尘器的旋风子相比较,其优点是:
1、上筒体上层旋转布置较密的狭长槽孔,使最初浓度高的气、固两相流中较大固体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率先捕获到夹层结构内,以减小进口周缘壁面的磨损;
2、均开的竖状槽孔的内筒表面与支撑钢条5和外钢板形成的新型夹层结构,使旋转气流中的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通过竖状槽孔被捕获在夹层结构内,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灰斗,减少内壁磨损,除尘效率有效提高,并降低二次扬尘;
3、具有竖状槽孔排气管夹层结构,使将要流出排气管的细小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重新捕获在夹层内,排气管下端采用锥形扩口,能减少排气管阻力;
4、新型夹层由于通过支撑钢条自上而下将内、外筒体分隔成粉尘通道结构,夹层内气体相对静止,对旋风子内气体流场影响不大;
5、进口加装的芯管装置,用于细小颗粒的除尘,小于分离直径的细尘随内旋气流运动流向内旋中心涡核的低压区,采用带导引气流且除微尘的芯管装置,通过二级筒体切向竖状槽孔和外芯管的螺旋槽结构,使气流有序流动,可起到降低阻力与捕获细小颗粒的作用;
6、在芯管装置中,其上阻旋板起到固定上端芯管装置的作用,并阻止气流进一步向上旋转,使排气管阻力有所降低;下阻旋板起到固定下端芯管装置的作用,同时阻止气流往下进一步旋转而产生卷吸已降落到灰斗内细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俯视示意图;
附图3本发明的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64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