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16553.9 | 申请日: | 200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4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魏述然;胡海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迪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20 | 分类号: | H03F3/20;H03F3/24;H03F3/26;H03F1/02;H03F1/26;H03F1/32;H04B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平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分到 转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
背景技术
发射机的最后一级一般是一个功率放大器,它输出一定的功率到天线,然后发射到空间。目前主流的功率放大器大都采用单端输入形式,而功率放大器之前的电路通常采用差分形式,以提高抑制噪声能力。因此需要在功率放大器之前插入一个差分到单端转换器。
目前主要使用两种差分到单端转换方法:
一种是使用巴伦(不平衡变压器)将差分信号合并成单端。其缺点是:差损大,实现的电路占用较大的面积,不容易在芯片上集成。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取差分输入中的一路(另外一路悬空,不用)。其缺点是,增益损失6dB,效率低,两路负载特性不均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工作频率范围宽、功率损耗小、效率高、差分两路负载均衡、线性度好、易于在芯片上集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由并联的N型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和P型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组成,连接在电源与地线之间;
所述N型转换器和P型转换器的输出分别通过电容C1和C2交流耦合到输出端Vo;输入共用,即N型转换器的晶体管M1和P型转换器的晶体管M4使用同一输入端Vi+,N型转换器的晶体管M2和P型转换器的晶体管M3使用同一输入端Vi-;组成推挽型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
本发明的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其包括两个N型晶体管M1和M2,晶体管M1的源极与M2的漏极互连作为输出端Vo,晶体管M1的漏极接电源,晶体管M2的源极接地线,差分输入信号正端Vi+通过交流耦合输入到晶体管M1的栅极,差分输入信号负端Vi-通过交流耦合输入到晶体管M2的栅极;组成N型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
本发明的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所采用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其包括两个P型晶体管M3和M4,晶体管M3的漏极与M4的源极互连作为输出端Vo,晶体管M3的源极接电源,晶体管M4的漏极接地线,差分输入信号正端Vi+通过交流耦合输入到晶体管M4的栅极,差分输入信号负端Vi-通过交流耦合输入到晶体管M3的栅极;组成P型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
采用本发明的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可以使信号的工作频率范围宽、功率损耗小、效率高、差分两路负载均衡、线性度好;并具有易于在芯片上集成的优点。
由于存在源极跟随器,输出阻抗低,带宽大,可以使信号的工作频率范围宽。而巴伦的工作范围往往是窄通带。
功率损耗小、效率高。由于存在共源放大器,本身具有功率放大的作用,并且源极跟随器与共源放大器共享电流,提高了效率。而巴伦往往存在2-3dB的功率衰减,直接取一路更有6dB的功率衰减。
差分两路负载均衡。通过晶体管的尺寸匹配,差分两路负载可以达到较好的均衡。而直接取一路则使两路负载失衡,降低了对共模噪声的抑制能力。
线性度好。由于推挽特性,给输出电压提供了较大的摆幅空间,使其具有良好的线性度。
易于在芯片上集成。本发明仅使用晶体管和电容,在芯片上集成仅占用很小的面积;而在芯片上集成巴伦,一方面会占用很大的面积,另一方面巴伦的差损会很大,效率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N型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的P型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推挽型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在图3基础上改进的推挽型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的N型射频差分到单端转换器包括两个N型晶体管M1和M2,晶体管M1的源极与晶体管M2的漏极互连作为输出端Vo,晶体管M1的漏极接电源,晶体管M2的源极接地线,差分输入信号正端Vi+通过交流耦合(图中省略了直流偏置电路)输入到晶体管M1的栅极,差分输入信号负端Vi-通过交流耦合输入到晶体管M2的栅极。
晶体管M1构成源极跟随器,输出端Vo同向跟随输入Vi+。晶体管M2构成共源放大器,将输入Vi-反向放大。由于Vi+和Vi-是反向的,那么源极跟随器和共源放大器的输出是同向的,两者可以直接合并,完成差分到单端的转换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迪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锐迪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65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可扩容气体或流体分配系统的压力计
- 下一篇:安全阀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