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柱面镜设计的无缝安全光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6604.8 | 申请日: | 200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3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韩超;杨永才;吕玮阁;潘日敏;王麟;肖如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8/20 | 分类号: | G01V8/20;G01B11/02;G02B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宁芝华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面 设计 无缝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柱面镜设计的无缝安全光幕,用于保护人体或物体安全。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生产所采用的安全光幕一般是由面对面放置的红外发射部件与红外接收部件组成。发射端为红外发光二极管阵列,接收端为红外接收管阵列;每一个发光二极管都与对面的一个红外接收管对应,且安装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发光部件与受光部件之间没有遮光物时,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光经调制后能顺利到达红外接收管被接收,否则产生报警信号。由于发光二极管总是具有一定的发射角,可能同时覆盖几个相邻的光电接收二极管,造成发送/接收单元之间的串扰;因此传统的做法是在二极管间设置较大的间距,并采用逐个扫描的方式,使各个发送/接收单元依次工作,或者采用交叉扫描方式,使一个发射管对应多个相邻的接收管,分别扫描。但是由于二极管间存在间距,二极管发出的光束之间也存在空隙,使得安全光幕实际上存在无法探测到的盲区。并且,发散的光束在远距离使用时,被接收到的光能大大降低,容易造成错误判断,必须采取措施把光束的发散角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提出了应用柱面镜设计的无缝安全光幕。其基本思路是:利用柱面镜的光学原理,将发射方的带有一定扩散角度的散射光,经柱面镜转变为平行光,在接收方,再经柱面镜将平行光聚焦到接收管的感光面上。通过接收柱面镜聚焦光的强度来判断有无遮光情况以及遮光物的尺寸大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发射管前方放置柱面镜,使点光源沿发射管阵列的纵向扩散为平行光;同时,在接收管前方也放置柱面镜,使平行光聚焦到接收管的感光面上;柱面镜紧密排列,使光束相接,形成覆盖全部探测空间的无缝光幕;为防止光线串扰,在每个红外发射管LED之间加上拦光板,避免超出柱面镜尺寸的发散光进入其他柱面镜造成干扰。
用柱面镜设计的无缝安全光幕,光幕由面对面放置的红外发射部件P1与红外接收部件P2组成。发射部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LED阵列及其控制电路,接收端为红外接收管PD阵列及其控制电路;每一个发光二极管与对面的一个红外接收管对应,且安装在同一条直线上,其特点是:发光面与接受面前方各有一个柱面镜共轴放置。
在每个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的前方放置柱面镜Li、Li’,使发射/接收管分别位于Li、Li’的焦点处(i=1,2,…n)。
多个发送管及接收管组成发射/接收阵列,多个发射/接收阵列之间可以通过选通信号级联。
在每个发射端柱面镜之前,红外发射管LED之间加上拦光板。
本发明利用光学设计减小发射/接收单元之间串扰的影响,可有效消除探测盲区,结构简单,探测灵敏、精确,不仅适用于远距离探测,同时可判断遮光物尺寸的大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无缝安全光幕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障碍物遮光情况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无缝安全光幕系统结构示意图。
1.红外发射管LEDi,2.红外接收管PDi,3.发射端柱面镜Li,4.接收端柱面镜Li’,5.遮光物,6.遮光物,7拦光板。θ为发射端发散角,θ’为接收角。w为柱面镜的宽度,l为柱面镜的长度,s为光幕发送/接收端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选择发送及接收阵列各由4个发送管及接收管组成。通过本实施例说明柱面镜的设计原理。在每个红外发射管1(以LED1为例)和红外接收管2(以PD1为例)的前方放置发射端柱面镜3(L1)、接收端柱面镜4(L1’),使发射/接收管分别位于L1、L1’的焦点处,LED1发射的大角度发散光经过柱面镜近似为平行光束,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传输,而在接收端,展宽的光束又经过柱面镜聚焦在红外接收管的感光面上。而整个发射端的柱面镜无间隙地紧密排列,使得LED阵列发出的光经过柱面镜后成为紧密相接的平行光光幕,覆盖全部探测空间。设柱面镜的孔径为d,焦距为f,LED1的发散角为θ,则平行光束紧密相接的条件是:
d/f≤2tg(θ/2)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6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作动显示器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具有延长的使用寿命的多缸内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