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船小车负荷监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8541.X | 申请日: | 200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1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张慧;史荣生;范炳星;吴鹤珊;赵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港复兴船务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23/18 | 分类号: | G01G23/1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82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车 负荷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船液压小车测试系统,尤其是一种具有负荷监控功能的随船液压小车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拖轮建造过程中,随船小车(液压小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船厂基本上都采用最原始的船体运载方式,即总装完成后准备下水前,根据船舶长度,在船底下布置2~8台140t随船大车,每台大车下左右各配置一台70吨液压小车,电动液压小车通过液压顶升140吨随船大车,将船体顶起,由于船舶重量分布不均匀,小车的液压快慢不一,船底下木楞头垫置的松紧程度不同,起重工多人甚至十几人同时操作液压小车,必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这一系列因素造成小车及大车的负载分布不均,导致部分设备过载,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船体倾斜、设备受损、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随船小车负荷监测系统,该系统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并能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随船小车负荷监测系统,包括安装在小车顶杆内的筒压式测重传感器,安装在仪表箱内的单片计算机、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收发装置,测重传感器通过放大器和A/D与单片计算机相连接,单片计算机的输出端分别接显示屏和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收发装置接液晶显示器。
测重传感器用于将所测负荷信号通过放大器和A/D转换后进入单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后,显示压力值;
无线发射模块用于发射经单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后的数据信号给无线收发装置;
无线收发装置将接收到的每台液压小车压力数据信号送往液晶显示器。
无线收发的数传频率为433MHZ;传输距离≥300米。
内置筒压式传感器安装在顶杆与液压小车顶升头之间,并通过传感器下面的安装板与固定在顶杆园筒底部上面的联接板固定连接,传感器上面设有一块保证传感器受力精度铁板。
仪表箱通过仪表支架固定在液压小车的两轮轴承上,仪表箱上面装有可翻开的二扇小铁门,仪表箱的仪表上装有一个嵌入式防雨罩。
本发明由测重传感器检测各小车实际负载,采用单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并显示压力值,同时由无线模块发射数据信号。无线收发装置将接收到的十几台液压小车压力数据信号送往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采用图形化显示界面,分别显示各小车的实际载荷,也显示所有小车的总载荷值。随船小车负荷监测系统的最大作用是顶升船体做到心中有数,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只要花少量的改造费用,就能实现每台液压小车旧设备的智能化、系统化、信号无线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是无线收发装置与液晶显示器连接示意图;
图3是筒压式测重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随船小车负荷监测系统,包括安装在小车顶杆内的筒压式测重传感器,安装在仪表箱内的单片计算机、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收发装置,测重传感器通过放大器和A/D与单片计算机相连接,单片计算机的输出端分别接显示屏和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收发装置接液晶显示器。
测重传感器用于将所测负荷信号通过放大器和A/D转换后进入单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后,显示压力值;
无线发射模块用于发射经单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后的数据信号给无线收发装置;
无线收发装置将接收到的每台液压小车压力数据信号送往液晶显示器(图2所示)。
为实施随船小车负荷监测系统,首先必须解决受力装置和仪表的安装,也就是要在每部液压小车上安装传感器称重测力装置和仪表,而每部液压小车称重测力装置和仪表的安装必须考虑到液压小车使用的工况:
1.液压小车流动性大,放东放西,没有固定位置,不用时都是露天堆放,日晒雨淋,损坏性大。
2.施工时运输都是用铲车把它当块铁铲起来进行。冲击力大。
3.液压小车工作时用电动油泵将顶升头顶起随船大车,撞击力大。
因此,本发明采用一种筒压式测重传感器,根据顶杆顶升头内部空间顶升头高度为3cm。筒压式传感器的系统精度控制在1%以内,在保证系统精度的前提下,其最大特点是内置式,将传感器1放在顶升头2内部,外面看不出,比较隐密、比较安全。适应日晒雨淋、冲击力、撞击力大的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港复兴船务公司,未经上海港复兴船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85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提高净化效率的生态型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可变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