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移动通信终端上进行通话类型判定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8575.9 | 申请日: | 200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3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晨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8 | 分类号: | H04Q7/38;H04Q7/32;H04M1/5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2017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终端 进行 通话 类型 判定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移动通信终端上进行通话类型判定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1.通话类型识别技术的应用背景
随着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一些国家的电信法律法规对移动终端定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以美洲的巴西为例,该国规定,如果移动终端的终端用户不清楚所拨打的号码为长途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拒绝支付该次通话的费用。因此,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具有长途通话提示功能成为进入该市场的基本准入条件。
法律意义上可以视同有效,可以为运营商提供免责保护的长途通话提示包括:
a)显式提示通话类型为长途;
b)显示主叫所在地的城市名称;
c)显示被叫所在地的城市名称。
2.现有各大手机厂商的主流解决方案
当前各大主流厂商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基于小区广播技术的功能拓展。以MOTO和NOKIA为例。都是利用GSM协议03.41定义的是小区广播短信服务(Cell-Broadcast;SMS-CB)。
该技术的特点是标准化程度高,实现小区广播的手机都可以通过特定的CHANNEL(信通)来接收并显示移动终端所注册小区的信息。
但该技术的局限性也很明显:
1)内容上依赖运营商提供的小区广播中的小区信息广播。这里包含两层局限:
没有开通小区广播的小区,该功能失效
比如中国上海地区,该功能失效;
开通小区广播的小区,如果不含小区信息广播,该功能失效
比如中国福建泉州,终端将收到的不是“泉州”这样的信息,而是显示“欢迎来到泉州,泉州移动竭诚为您服务”这类的信息。则该功能失效。
2)小区频繁切换状态下,该功能禁默:
意大利实测表明,在汽车/列车这样的交通工具上,行驶到小区覆盖重叠区域,因为信号强度变化,会发生小区的频繁切换。这种情况下,通话正常,但是小区信息显示区域会一片空白。
3)小区的覆盖盲区,信息显示会出现错误:
因为该技术采用提取小区广播信息的方式显示,因此信息显示不是实时的,在小区覆盖盲区,通话已经无法进行,但仍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显示小区广播的位置信息。
4)该方式可能会产生一定费用:
GSM协议03.41定义的是小区广播短信服务(Cell-Broadcast;SMS-CB)。实质上一种移动增值服务,是否产生费用取决于运营商的设置。
3.该领域的已有类似专利申请状况
中国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专利号为01139163.4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令移动通信设备显示来电号码的区域与姓名的方法。该方法在移动通信设备上设置数据库和通讯簿,根据电话号码在通讯簿中查找人名、在数据库中查找有关地名,然后将人名和地名显示出来。
该专利的局限性如下:
●如果被叫号码没有在通讯簿中记录,那么就无法知道该号码的来源。
●该专利局限于来电号码区域的检测,不适用呼出号码检测;
●数据库过于庞大,检测速度慢,实时性差
中国知识产权局公开了申请号为200410015934.9的发明专利申请,该发明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在移动电话上查询移动电话号码归属地的方法,通过通信网络向查询中心发送查询电话号码属地的请求,查询中心查找到该电话号码的属地后将相关信息发给用户。
该方法有以下局限性:
●查询依赖于接入网络的查询中心,如果查询中心出现故障,则不能查询到电话号码的属地
●查询中心的维护需要费用,这些费用必将转移到用户身上;
●不能实现实时的属地检测。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如何使移动终端用户清楚明白其拨打电话的类型,乃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终端实时进行通话类型检测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构思是:以手机作为主叫方发起的通话,则其通话类型包括以下几类:
国际长途
免费电话
国内长途
本地通话
不管是何种通话类型,其被叫号码的编码方式已经携带了足够的信息用来判定该次通话的通话类型。
因此,存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可以不依赖任何网络服务,实时地提供对通话类型的检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晨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晨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85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