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精加工过程中避免毛刺产生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8967.5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军;李西征;李健强;李健成;洪友谊;李翔;张宪起;姚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B23Q15/013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805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精加工 过程 避免 毛刺 产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精加工工艺领域,特别是一种铝合金精加工过程中避免毛刺产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精加工过程中,生产中的毛刺主要产生在交叉孔的边沿,并且毛刺的方向会沿着后加工孔的孔壁,如图1所示,后加工的小孔口部产生毛刺M。现有的交叉孔加工刀具的刀头如图2所示,该刀头的顶端刃部为120°角度,这也就是交叉孔加工工艺中毛刺产生的原因。为了解决毛刺问题,现有技术主要采取下列方法:
方法一:在孔快通时改变加工参数(如降低进给量等),但效果不大明显,仍然容易产生毛刺,因此,还是不能满足要求;
方法二:在交叉孔加工完成后,通过热力去毛刺方法进行毛刺去除,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起到较好地去除毛刺的作用,但毛刺去除过程中会产生残余物,需要在后续的表面处理过程中去除,从而保证零件的清洁度要求;因此,增加了加工的复杂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且提高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精加工过程中避免毛刺产生的方法,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交叉孔的加工完成后,基本不产生毛刺,无需热力去毛刺的工艺步骤,降低了加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铝合金精加工过程中避免毛刺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特殊的刀具进行交叉孔的加工,该刀具的顶端刃部为120°角度,在顶端刃部两侧再设有高度于顶端刃部相同的二刃部,该二刃部的交角为160°。
所述的铝合金精加工过程中避免毛刺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特殊刀具在交叉孔即将打通时使用。
所述的铝合金精加工过程中避免毛刺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交叉孔快通时降低进给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在加工交叉孔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毛刺的产生,因此,省去了热力去毛刺的工艺步骤,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交叉孔加工过程中产生毛刺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交叉孔加工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中特殊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精加工过程中避免毛刺产生的方法,采用特殊的刀具进行交叉孔的加工。如图3示:该刀具的顶端刃部为120°角度,在顶端刃部两侧再设有高度于顶端刃部相同的二刃部,该二刃部的交角为160°。
作为一种优选使用状态,该特殊刀具在交叉孔即将打通时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使用状态,该交叉孔快通时降低进给量。
通过分析试验我们发现,由于对刀具刃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使得交叉孔在即将打通时靠近孔壁的部位也能有效的加工,从而避免了毛刺的产生。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8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用于倾转旋翼轮毂的恒速接头
- 下一篇:横向MOS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