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液混合机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20563.X | 申请日: | 200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3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马彪;赵晨;张小强;许德林;康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第六一八厂 |
主分类号: | F41H7/02 | 分类号: | F41H7/02;B60K6/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祁恒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机动 平台 | ||
本发明属于坦克装甲车辆的传动技术领域,为一种电液混合机动平台。其动力源有两个,分别为主发动机和辅发动机,主发动机为双流传动中主功率流即液压功率流的动力源,辅发动机为双流传动中辅功率流即电功率流的动力源。本发明的优点:具有柔性化布置、智能化、高功率密度化的推进系统,实现了无级变速和转向,能使坦克装甲车辆的机动性能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坦克装甲车辆的整体作战效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坦克装甲车辆的传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液混合机动平台。
背景技术
传动装置的用途是把发动机的功率传递到主动轮并操纵车辆行驶。
目前,在现代的坦克装甲车辆上,国内外最为常见的是液力机械式的传动装置,如我国现在的一些坦克装甲车辆,还有国外的一些坦克装甲车辆如“德国的豹-2”、“美国的M-1”、“法国的勒克莱尔”等,这种传动装置如图1所示,由发动机1、液力变矩器2、变速机构3、差速式转向操纵机构通常使用液压传动装置4、汇流行星排5及侧减速器6组成。通过液力变矩器对扭矩的适应能力,使传动装置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动改变扭矩和自动适应各种不同的路面条件,提高了坦克装甲车辆的操纵性和行驶平顺性;转向时采用双功率流驱动,可以实现原地转向。但同时这种传动也有其明显的缺点:
第一,由于液力变矩器的存在,所以这种传动装置的效率比较低;
第二,为了保证液力变矩器正常工作,必须给液力变矩器提供专门的补油系统和冷却系统,给辅助系统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第三,由于上面两点,必然增加了传动装置的外形尺寸和质量。因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传动装置的经济性变差,导致发动机的大型化,增加了整个车辆的重量。
第四,从传动的发展看,这种传动装置无法实现无级传动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第五,对于现代坦克装甲车辆来说,发动机90%的工况是工作在75%的功率点以下的,这种传动方式无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而且发动机不停地在各个工况下来回转换,也不利于发动机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效率比较低、传动装置的经济性变差、无法实现无级传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采用双发动机和双流传动原理,构建电液混合机动平台,改变传统传动方式,可以实现无级调速和转向,并且使总体布局柔性化,便于车辆底盘空间布置的电液混合机动平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液混合机动平台,该电液混合机动平台的动力源有两个,分别为主发动机和辅发动机,主发动机为双流传动中主功率流即液压功率流的动力源,辅发动机为双流传动中辅功率流即电功率流的动力源;主发动机直接带动液压泵工作,液压泵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转变成液压油的压力;液压泵通过管路和液压控制阀组、液压马达连接,液压油经过管道传到液压控制阀组,同时通过综合电子系统和ECU对液压控制阀组的控制;液压油传到两个液压马达,它再把工作油的压力转变成为驱动力矩传给行星汇流侧减速器;辅发动机直接带动发电机工作,发电机通过电路和蓄电池、两个电动机连接,通过电路将发电机、蓄电池的动力传递给两个电动机,同时通过综合电子系统和ECU对电机调速控制器的控制,最终将动力传至行星汇流侧减速器;两股功率流通过行星汇流侧减速器后,将动力传到车辆的主动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电液混合传动,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a)传动部件减少,连接柔性化,不仅布置方便,而且组合灵活;
b)减轻了整个系统的重量;
c)由于发动机可以以最经济的转速运行,改善了发动机的工作条件;同时,由于大部分工况下只有主发动机工作,所以提高了燃油经济性,使功率的利用率更高了;
d)实现了无级变速传动和转向,取消变速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第六一八厂,未经国营第六一八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05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