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肿止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22108.3 | 申请日: | 200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安龙;荆琛峰;黄静贤;梁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大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14 | 分类号: | A61K36/714;A61P29/00;A61P19/08;A61K31/045;A61K31/1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元林 |
地址: | 510330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肿 止痛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消肿止痛药物,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骨伤科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变,常以局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是中医常见痛证之一。常由运动不当、跌打损伤、工作劳伤及风湿伤筋等引起。其病机归纳起来总属瘀血内阻,寒湿袭至,经络不通。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在骨伤科中软组织的损伤,一般称为“伤筋”,是伤科疾患中最为多见的。筋腱等软组织是组成关节的重要部分,《杂病源流犀烛》曰“筋也者,所以束节络骨,绊肉绷皮,为一身之关纽,利全体之运动者也。”又说:“筋之总聚处,则在于膝。”《灵枢》云:“诸筋者,皆属于节。”“所以屈伸行动,皆筋为之。”凡跌打损伤,筋每首当其冲,受伤机会最多。在临床上,凡扭伤、挫伤后,可致筋肉损伤,局部肿痛、青紫,关节屈伸不利。在骨损伤中,由于筋腱等软组织附着其表面,筋腱亦往往首先受伤,而见局部肿胀、瘀青、屈伸不利。究其病机多为损伤引起气血瘀阻,经络阻塞,不通而痛。如损伤日久,治疗失当,瘀伤不愈,加上起居失宜、寒温不适,又会加重,使肿痛不消,甚至舍于内而影响肝肾。治伤筋肿痛之法,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概分为:急性期以活血散瘀、消肿定痛为主;慢性损伤,则宜兼用温通经络、散寒止痛、行气通滞之法;日久不愈,又当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骨关节病引起的疼痛亦为常见痛证之一。骨关节病包括范围颇广,诸如骨关节退行性变、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风湿关节炎、痛风及骨节损伤等。中医则把其归属于“痹证”的范畴。古人谓“痹者,闭也”,是指经络、气血闭塞不通之意。《内经》认为“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为痹”,其病因乃因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外邪侵袭而致,病机则以经络不通,气血瘀滞,营卫不畅为特点。治之之法,重在疏通经络,活血行气,佐以温通散寒,祛风胜湿,使邪去络通,气血运行,则肿痛自消。本方以上述理论为组方依据,融汇了活血散瘀、温通行气、疏经活络诸法于一方之中,以“通”为主,使寒湿散、经络通、气血行而达到“通则不痛”。
万花油为具岭南特色的验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广东的名优中成药,也是华南地区众所周知的常用中成药。万花油具有活血散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效,外用直接治疗局部病位,是治疗筋腱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引致肿胀疼痛的良好外用油剂。但万花油剂型落后,存在如下缺点:(1)在生产上仍以油浸泡工艺生产,生产工艺技术落后,对皮肤衣物污染,科技含量不足;(2)缺乏有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质控指标不能监控质量,产品只能在广东、广西地区应用,很难推广到全国,更不用说进军国际市场,严重制约了它应有的发展前景,不能满足中医药现代化的要求。本发明是在万花油验方的基础上筛选改进而成的,采用现代工艺对中药原料药进行提取,科技含量高,效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消肿止痛作用的药物。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消肿止痛的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两面针 100~300 红花 50~150
三七 50~150 牡丹皮 5~15
川乌 50~150 松节油 5~15
樟脑 2.5~7.5 薄荷脑 1.75~3.75
冰片 2.5~7.5 肉桂油 2.5~7.5 。
本发明所述的消肿止痛的药物,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
两面针 200 红花 100
三七 100 牡丹皮 10
川乌 100 松节油 10
樟脑 5 薄荷脑 2.5
冰片 5 肉桂油 5
本发明是以红花等十味植物药提取物制备的外用消肿止痛的药剂,是以上述理论为组方依据,融汇了活血散瘀、温通行气、疏经活络诸法于一方之中,以“通”为主,使寒湿散、经络通、气血行而达到“通则不痛”。其组分由牡丹皮、两面针、红花、三七、川乌、松节油、冰片、樟脑、肉桂油、薄荷脑十味中药组成。其药理如下:
1)牡丹皮: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兼以清热,为君药。
2)两面针:祛风消肿,通络化瘀以止痛。
红花: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三七: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兼以止血。
两面针、红花、三七作为臣药合用,活血化瘀力强,共助君药疗伤止痛,
3)川乌:祛风除湿,温通散寒,逐邪止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大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大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2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车精确定位的调试装置
- 下一篇:网管系统和传输设备间数据发送及接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