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系统架构与其定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2331.8 | 申请日: | 2006-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3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叶俊男;张建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02 | 分类号: | G01S1/02;G01S5/02;G01S5/14;H04Q7/22;H04Q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系统 架构 与其 方法 | ||
1.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列步骤:
一第一使用者端取得定位所需要的多数个定位数据;
自该第一使用者端发出一红外线信号呼叫一第二使用者端;
将该些定位数据借由红外线传输从该第一使用者端传送至该第二使用者端;
将该些定位数据写入该第二使用者端,以使得该第二使用者端能借由该些定位数据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使用者端接收该些定位数据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依据该红外线信号而启动一应用程序;
借由红外线传输而接收该些定位数据;
利用该应用程序来分析该些定位数据,并将其写入该第二使用者端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使用者端取得该些定位数据的步骤,包括直接由多数个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的部分下载该些定位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使用者端取得该些定位数据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传送该第一使用者端的识别地址给一无线通信基地台;
从该无线通信基地台接收一辅助定位信息;
依据该辅助定位信息而取得该些定位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基地台为一泛欧数字式移动电活系统(GSM)基地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定位信息包括有关多数个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的星历与方位俯仰角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使用者端和该第二使用者端为具有全球定位系统模块的移动电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些定位数据包括多数个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的星历数据。
9.一种定位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一第一使用者端取得定位所需要的多数个定位数据;
将该些定位数据借由蓝芽无线传输从该第一使用者端传送至一第二使用者端;
将该些定位数据写入该第二使用者端,以使得该第二使用者端能借由该些定位数据进行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使用者端将该些定位数据传送至该第二使用者端的步骤,还包括下列步骤:
借由通话描述协议(SDP)询问该第二使用者端所使用的RFCOMM服务器信道号码;
对该第二使用者端进行认证;
建立对该第二使用者端的一传输通道;
将该些定位数据借由该传输信道传送至该第二使用者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使用者端取得该些定位数据的步骤,包括直接由多数个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的部分下载该些定位数据。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使用者端取得该些定位数据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传送该第一使用者端的识别地址给一无线通信基地台;
从该无线通信基地台接收一辅助定位信息;
依据该辅助定位信息而取得该些定位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基地台为一泛欧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GSM)基地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定位信息包括有关多数个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的星历与方位俯仰角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使用者端和该第二使用者端为具有全球定位系统模块的移动电话。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些定位数据包括多数个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的星历数据。
17.一种适用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第一使用者端取得定位所需要的多数个定位数据;
从该第一使用者端发出一呼叫信号呼叫一第二使用者端;
将该些定位数据利用一无线传输机制从该第一使用者端传送至该第二使用者端;
将该些定位数据写入该第二使用者端,以使得该第二使用者端能借由该些定位数据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23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升水双增压微型水箱排水阀主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蔬菜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