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填埋气体浓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22814.8 | 申请日: | 200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5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1/00 | 分类号: | F23N1/00;F23N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400广东省东莞市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气体 浓度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填埋气体处理系统,特别是指一种提供给燃气发电机组用的垃圾填埋气体浓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垃圾填埋气可作为一种燃料应用于燃气发电机组中,其利用垃圾填埋气中诸如甲烷成份实现此目的;但是,由于垃圾填埋气的气体成份差异很大,其中还包括有二氧化碳等,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随着填埋和采气时间的推移,气体成份发生变化,例如二氧化碳浓度会渐渐提高,从而会因甲烷等有效气体浓度的降低,因此造成垃圾填埋气之有效气体含量不稳定而影响燃气发电机组做功效率,故很难满足同样的燃气发电机组对气源长期而稳定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填埋气浓度控制系统,其可以让垃圾填埋气中有效气体含量稳定,从而提高燃气发电机组的做功效率。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填埋气体浓度控制系统,其包括:
一吸收装置,该吸收装置由一气体管道连接一气体混合器;
至少具有两条进气管道,其中一条进气管道连通吸收装置,另一条进气管道与上述气体管道连通,且每一条进气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
一再生装置,该再生装置与吸收装置相连;
一由燃气发电机组提供烟气的余热锅炉,该余热锅炉连有两条蒸气管道,其中一条蒸气管道与再生装置连通,另一条蒸气管道为排气管道,且每一条蒸气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以及
一气体浓度检测及控制装置,其包括采样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该显示装置与采样装置连接,该控制装置与采样装置连接,该控制装置与上述各电磁阀进行电连接,用以控制各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所述采样装置与气液分离装置相通,该气液分离装置与燃气发电机组连通。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与燃气发电机组之间设置有一贮气装置。上述各电磁阀的前后各设置有一截止阀。
本发明之有益效果是通过气体浓度检测及控制装置来调整上述各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以使垃圾填埋气中有效气体含量保持稳定,从而提高燃气发电机组的做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垃圾填埋气体浓度控制系统之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气体浓度检测及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10、吸收装置 11、气体管道 20、气体混合器 30、31、进气管道 32、32’、电磁阀 40、再生装置 50、燃气发电机组 60、余热锅炉 61、62、蒸气管道 63、63’、电磁阀 70、气体浓度检测及控制装置 71、采样装置 72、显示装置 73、控制装置 74、数据线80、气液分离装置 90、贮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垃圾填埋气体浓度控制系统,其包括:
一吸收装置(10),该吸收装置(10)由一气体管道(11)连接一气体混合器(20)。
至少具有两条进气管道(30、31),其中一条进气管道(30)道连通吸收装置(10),另一条进气管道(31)与上述气体管道(11)连通,且每一条进气管道(30、31)上设置有电磁阀(32、32’),该等电磁阀(32、32’)用以控制各进气管道中的垃圾填埋气体的流量。
一再生装置(40),该再生装置(40)与吸收装置(10)相连,以便吸收装置(40)处理后的吸收液及再生装置(40)产生的再生液相互流通用以循环使用。
一由燃气发电机组(50)提供烟气的余热锅炉(60),该余热锅炉(60)连有两条蒸气管道(61、62),其中一条蒸气管道(61)与再生装置(50)连通,另一条蒸气管(62)道为排气管道,且每一条蒸气管道(61、62)上设置有电磁阀(63、63’);该些电磁阀(63、63’)用以控制蒸气管道(61、62)中蒸气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2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