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玻璃纤维精确成形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3557.X | 申请日: | 200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6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付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仲华 |
主分类号: | C03C13/00 | 分类号: | C03C13/00;C03C3/091;C03B3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70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玻璃纤维 精确 成形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续玻璃纤维的成形技术,尤其涉及连续玻璃纤维精确成形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连续玻璃纤维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强度高、质量轻、电绝缘性能好、吸湿低、延伸小等优异特性,是发展现代工业、农业、国际尖端科学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
连续玻璃纤维品种繁多,就玻璃成分主要有E玻璃纤维(无碱玻璃纤维)、C玻璃纤维(中碱玻璃纤维)、A玻璃纤维(高碱玻璃纤维)、M玻璃纤维(高模量玻璃纤维)、R玻璃纤维(高硅氧玻璃纤维)及AR玻璃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等。本发明提供的连续玻璃纤维成型工艺是针对E玻璃纤维的生产提出的。
连续玻璃纤维成型过程主要包括:选择玻璃成分,配料,将含有玻璃成分的原料投入熔化部中熔化为玻璃液,玻璃液流经主通道时均化,玻璃液流入作业通路准备拉丝,玻璃液由作业通路流液槽下方的漏板的漏嘴漏出,然后拉丝成形。在上述过程中,影响玻璃纤维成型的主要因素包括:玻璃成分的选择、溶化温度的控制、均化过程温度的控制、作业通路温度的控制、丝根冷却条件、拉丝成形时环境气流的控制等。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以上各因素的控制不够严格,使得拉丝过程中经常出现断头、飞丝及单丝直径及线密度不均匀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玻璃纤维精确成形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连续玻璃纤维精确成形工艺包括:选择玻璃成分如下:SiO253.5~54%、Al2O314.2~14.8%、B2O36.5~6.8%、CaO 22.5~23%、MgO小于0.5%、R2O(Na2O,K2O)0.5~0.8%、Fe2O3小于0.4%、TiO2小于0.5%、F 0.3~0.5%,将与上述玻璃成分对应的玻璃原料投入熔化部熔制,熔化部玻璃热点温度控制在1350~1450℃,主通路进口玻璃温度控制在1370~1400℃,主通路出口玻璃温度控制在1360~1370℃,作业通路的玻璃温度控制在1260~1330℃,并且控制作业通路内玻璃液面高度为250mm~300mm,插片冷却器上口设置在距漏板漏嘴出口2~3.5mm处,控制插片冷却器的进水水温为20±2℃,出水水温为25±2℃,拉丝过程环境气流控制在2mm/H2O的微负压,温度控制在20~25℃。
本发明通过精确的控制上述连续玻璃纤维成形过程中的主要因素,使得连续玻璃成形更精确,明显降低了断头、飞丝及单丝直径及线密度不均匀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续玻璃纤维精确成形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连续玻璃纤维精确成形的一较佳的实施例。其中,选择的玻璃成分包括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铝(Al2O3)、三氧化二硼(B2O3)、氧化钙(CaO)、氧化镁(MgO)、碱性氧化物R2O(Na2O和K2O)、三氧化二铁(Fe2O3)、二氧化钛(TiO2)、氟(F)。各成分所占比重如下:SiO253.5~54%、Al2O314.2~14.8%、B2O36.5~6.8%、CaO22.5~23%、MgO小于0.5%、R2O(Na2O,K2O)0.5~0.8、Fe2O3小于0.4%、TiO2小于0.5%、F 0.3~0.5%。
根据上述各玻璃成分进行配料,将原料投入熔化部进行熔制,本发明中熔化部的玻璃热点温度控制在1350~1450℃之间,其中,对于浅池(熔化部池深600mm),熔化部温度较佳控制1440℃左右,上下偏差不大于10℃;对于深池(熔化部池深1200mm),熔化部的温度较佳控制在1360℃左右,上下偏差不大于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仲华,未经付仲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35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龙须草纤维的染色方法
- 下一篇:平衡式气动截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