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过流保护装置的灯带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4215.X | 申请日: | 200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6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宇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宇洲 |
主分类号: | F21V25/10 | 分类号: | F21V25/10;F21V15/00;F21W121/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新中 |
地址: | 528400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带,尤其是指带过流保护装置的灯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幻彩灯灯带,一般都不带过流保护装置。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常会出现电流过大,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短路,由于因为没有过流保护装置,可以引起触电、火灾等危险事故。有的灯带虽然加了过流保护装置,但是存在如下一些缺点:每一,过流保护装置不可以做到防水的效果,不方便用户在户外使用;第二,这过流保护装置安装在电源中,没有很好地保护保险管,当受到轻微的震动或较小的拉力后就会出现保险管脱落的现象,从而造成整个灯带无法正常使用。因此,需要改进此类灯带产品的结构,以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的带过流保护装置的灯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过流保护装置的灯带,包括有电源线和带灯串的灯带体,其特征在于:在该灯带体前部的电源线上连接有过流保护装置,在该过流保护装置旁的电源线上压合有卡线器,所述的过流保护装置、卡线器和灯带体前部的外面直接包覆注塑为一体。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过流保护装置的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线器由两个压合在一起的盖板组成,在该两盖板中部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有压线槽和与该压线槽相对应的压线块。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过流保护装置的灯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该两个盖板上分别设有插销和与该插销相对应的插销孔;在该压线槽两旁的盖板表面上还设有导线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过流保护装置的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槽的槽底高于该压线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过流保护装置的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流保护装置为保险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卡线器和灯带体前部的表面直接包覆注塑为一体,这样既可使过流保护装置可以起到防水的效果,即使在户外使用也非常方便、可靠;同时当过流保护装置两端的灯带体或电源线经受较大的震动或拉扯后也不会使过流保护装置出现脱落或接触不良的现象,故本发明的使用寿命长。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卡线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带过流保护装置的灯带,包括有电源线1和带灯串21的灯带体2,在该灯带体2前部的电源线1上连接有过流保护装置4,在该过流保护装置4旁的电源线1上压合有卡线器5,所述的过流保护装置4、卡线器5和灯带体2前部的外面直接包覆注塑为一体。这样在注塑成型时,将过流保护装置4、卡线器5和灯带体2的前部都包覆在其内,这样既可使过流保护装置4可以做到防水的效果,即使在户外使用也非常方便、可靠;同时当过流保护装置4两端的灯带体2或电源线1经受较大的震动或拉扯后也不会使过流保护装置4出现脱落或接触不良的现象,故本发明的使用寿命长。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卡线器5由两个压合在一起的盖板51组成,在此,是在该两个盖板51上分别设有插销511和与该插销511相对应的插销孔512。在该两盖板51中部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有压线槽513和与该压线槽513相对应的压线块514,为便于放置卡线器5内的电源线,可在该压线槽513两旁的盖板表面上还开有导线槽515,同时使导线槽515的槽底稍高于该压线槽513。在组装卡线器5时,先将过流保护装置4旁的电源线放置在一盖板51的导线槽515中,接着将另一盖板51通过这两盖板之间的插销511和插销孔512压合起来,这时盖板上的压线块514刚好将其对应部分的电源线紧紧压在压线槽513的底部,最后在过流保护装置4和卡线器5和灯带体2前部的外围注塑成一体。由于导线槽515的槽底比压线槽513稍高,于是压线块514上的电源线被压得有点折弯,从而可以把电源线压得更紧,能经受更大的拉扯力后也不会对过流保护装置4造成影响。
过流保护装置4为保险管,也可以是保险丝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宇洲,未经高宇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42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网络中移动站发起的负载平衡
- 下一篇:一种螺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