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结构与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26776.3 | 申请日: | 2006-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0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郑瑞珠;林财申;许素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40 | 分类号: | H01F27/40;H01F27/24;H01F41/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结构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变压器结构与制法。
背景技术
变压器(Transformer)为各式电子装置,例如电源供应装置或电源转换装置,运行时不可或缺的基本组件。随着电源供应装置或电源转换装置朝小型化与高功率的趋势发展,变压器亦需朝体积小且结构扁平的方向改进。请参阅图1,其为传统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变压器1包含电路板11、多个接脚12、磁心组13以及固定元件14,其中电路板11可为例如多层结构且具有绕线线路以形成主级绕线以及次级绕线(未图示)。电路板11另具有通孔111以及多个导孔112,其中该通孔111位于电路板11的中央区域,且所述多个导孔112大体上形成于电路板11的两侧部分并与电路板11的绕线线路相连接。所述多个接脚12的一端可设置、固定且连接于电路板11的多个导孔112,而多个接脚12的另一端可用于与系统电路板的多个对应的接触垫通过表面安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连接(未图示),以使变压器1固定于系统电路板上。
请再参阅图1,磁心组13包括第一磁心部131以及第二磁心部132,其中第一磁心部131具有第一侧壁1311以及第一中柱1312,该第一侧壁1311与第一中柱1312间形成第一凹部1313。另外,第二磁心部132具有第二侧壁1321以及第二中柱1322,其中第二侧壁1321与第二中柱1322间形成第二凹部1323。第一磁心部131的第一中柱1312与第二磁心部132的第二中柱1322可以部分地置入电路板11的通孔111,且电路板11可以容置于第一磁心部131的第一凹部1313以及第二磁心部132的第二凹部1323间,因此当第一磁心部131、电路板11以及第二磁心部132组合在一起时,电路板11可以容置于第一磁心部131以及第二磁心部132之间,并且使第一磁心部131的第一中柱1312与第二磁心部132的第二中柱1322通过电路板11的通孔111而连接或相对。
固定元件14为弹性夹体,该固定元件14可以在第一磁心部131、电路板11以及第二磁心部132组合后用于固定第一磁心部131、电路板11以及第二磁心部132。第一磁心部131与第二磁心部132的外表面上分别具有凹槽1314、1324,因此利用固定元件14的两端分别卡固于第一磁心部131与第二磁心部132的凹槽1314、1324内,即可使第一磁心部131、电路板11与第二磁心部132固定,借此便可以利用磁心组13与电路板11的绕线线路间的电磁耦合作用,以达到电压转换的目的,其组合后的结构如图2所示。此外,为进一步固定电路板11,传统变压器1还利用点胶15涂布于第二磁心部132的第二凹部1323的小部分底面,然后将电路板11先安装于第二磁心部132的第二凹部1323的底面上,之后再进行第一磁心部131、电路板11以及第二磁心部132的组合程序。
然而由于点胶15提供于第二磁心部132的第二凹部1323的小部分底面上,因此会使第二磁心部132的第二凹部1323的底面变的不平整。此外,第二磁心部132的第二凹部1323的面积较小,因而使点胶作业不易进行与控制,常会有点胶量不均的情形发生,造成电路板11无法稳固地固定。另外,当电路板11先安装固定于第二磁心部132的第二凹部1323的底面时,由于电路板11无法平整地贴附且固定于第二磁心部132,因而使电路板11相对于第二磁心部132的第二凹部1323的底面呈现倾斜状,造成变压器1的多个接脚12的平整度较差且不易控制,进而使变压器1因接脚12吃锡不良而无法利用表面安装技术稳固地固定于系统电路板上,甚而影响到产品的稳定度与可靠度。除此之外,若将传统变压器1设置于系统电路板上并进行过锡炉的程序后,点胶15会因材质的关系而容易有脆化现象,此将导致变压器1的电路板11以及磁心组13无法稳固地固定。更甚者,由于电路板11与第二磁心部132的第二凹部1323的底面和/或第一磁心部131的第一凹部1313的底面之间仍存有间隙,且存在于间隙间的空气为热的不良传导媒介,因此传统变压器1对功率日益提升的电源供应装置以及电源转换装置而言并无法适度地解决本身散热的问题。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变压器结构与制法,以改善与解决传统点胶技术所遇到的问题,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结构与制法,利用界面层的导入使该变压器的电路板可以稳固地固定且兼具散热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67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免提接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并条机袋形膜片气缸加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