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质膜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27157.6 | 申请日: | 200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治华;冉宇靓;胡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6/18 | 分类号: | C07K16/18;C12N5/18;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10002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质膜 表面抗原 单克隆抗体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与人癌细胞结合的抗体及其生产的杂交瘤细胞系,以及该抗体在治疗癌症转移中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与人食管癌细胞天然膜抗原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在制备可用于治疗人食管癌转移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目前食管癌的五年死亡率仍然在90%以上,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食管癌死亡率高的重要的原因是食管癌与其它恶性肿瘤不同,发生转移不仅早而且快,许多病例在原发瘤达到粘膜下就已发生转移,因此手术治疗效果差,术后复发转移率高(可达80-90%),食管癌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目前也无其他任何治疗转移性食管癌的药物和手段,导致食管癌病人手术治疗后转移、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总体死亡率高。因此,开发新的抗食管癌转移的药物,有效地治疗、预防食管癌的转移,对于提高食管癌的治愈率,提高5年生存率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临床上治疗肿瘤的所有手段均不能有效预防或治疗肿瘤转移,转移性肿瘤细胞通常对化疗药物是耐受的,故此化疗药物治疗肿瘤转移的疗效不显著,放射治疗肿瘤转移的效果也不显著,对于食管癌来说,术后放、化疗的作用尤为有限,难以起到提高5年生存率及降低死亡率的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尚未有能有效治疗转移性食管癌的化疗药物和生物制品药物。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包括肿瘤细胞从原发瘤脱落,降解基底膜,穿越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与远端的血管内皮粘附,穿出血管进入组织内部,在新的器官组织增殖,刺激并促进新生肿瘤血管的形成,继而形成临床意义的转移瘤病灶等等。近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上对肿瘤细胞转移中各个阶段发生的分子改变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其分子机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对肿瘤细胞从原发瘤脱落的机理研究发现,发生转移的肿瘤细胞表达的粘附分子减少,如上皮钙粘蛋白
(E-Cadherin)、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ICAM-2)等明显减少,致使肿瘤细胞易于脱落。此外肿瘤细胞表达的基质蛋白降解酶等大大增加,加速降解细胞外基质及血管基底膜,从而有利于肿瘤细胞在细胞间质内迁移并最终进入血管及淋巴管。对进入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如何进入远处器官并滞留在该组织,进而形成新的转移灶的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表达的选择素家族、整合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等细胞粘附分子在肿瘤细胞跨越血管、滞留于转移器官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细胞发生转移的分子机理十分复杂,参与的分子和基因相当多,而在这些分子和基因中哪些起主导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它们是否在肿瘤转移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目前尚未明确。
近年来通过抗肿瘤血管形成来治疗肿瘤及肿瘤转移的新策略备受关注,尤其是2004年2月美国FDA批准了全球第一个抗血管形成药物Avastin(一种抗人VEGF人源化抗体)上市用于临床治疗转移性结肠癌,开创了抗血管形成治疗的先河,不仅为转移性恶性肿瘤病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治疗策略,更重要的这将大大促进抗肿瘤血管形成药物的研究和上市。目前还有不少抗血管形成药物已进入临床1、2期研究。这些抗血管形成药物(包括Avastin)主要是靶向肿瘤血管的血管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类药物的缺点是用药量大、需长期重复用药,同时,更重要的是这些抗血管生成药物对于预防微小肿瘤转移病灶(无血管期肿瘤病灶)的形成无济于事。另外,采用现有的分离、鉴定功能基因和蛋白的技术(如差异抑制削减杂交、差异文库、核酸蛋白芯片以及双向电泳等技术)在肿瘤内皮细胞标志物的研究中发现少量肿瘤内皮特异标志物,例如Annexin A1和TEM8,但尚未见到这些分子拮抗型抗转移药物的研发报道。
此外,近年来还有研究集中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膜蛋白上以期获得与某种肿瘤转移相关的特异分子和基因,进而以期设计、建立以这种分子或基因为靶的治疗转移的方案和药物。2004年Erkki Ruoslahti和Texas大学Mien-chie Hung两家实验室报道了有关肿瘤细胞组织特异性转移及相关分子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资料证明肿瘤细胞表达某些特殊的分子能特异地与特定的器官组织的内皮细胞特异表面分子相结合,使肿瘤细胞定位于特定的器官组织,从而形成新的转移瘤病灶;肿瘤细胞表达特定的趋化因子受体与特定的器官组织的趋化因子结合后增加了肿瘤细胞的粘附和向特定器官组织内部定向移动的能力,从而在该器官形成新的转移病灶。但尚未有基于以上靶点研发抗肿瘤转移药物的报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7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装置及使用该光源装置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装置
- 下一篇:清洁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