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7506.4 | 申请日: | 2006-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1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锋;张银成;刁心玺;李名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26 | 分类号: | H04B7/2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选择 传输 时间 间隔 方法 | ||
1.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网络端判断终端是否需要提供实时业务或者低时延业务,若需要提供实时业务或者低时延业务,则转入步骤(2);若不需要,则选择长传输时间间隔;
(2)网络端对信道质量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选取传输时间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
(11)网络端获取终端的业务请求信息;
(12)网络端根据终端的业务请求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向终端提供实时业务或低时延业务,若需要提供则转入步骤(2);若不需要提供,则选择长传输时间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
(21)若信干比大于预设门限值且信道衰落因子小于预设门限值,则选取长传输时间间隔;
(22)若信干比小于预设门限值且信道衰落因子大于预设门限值,则选取短传输时间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传输时间间隔包括一个以上的时间取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传输时间间隔的取值为5ms传输时间间隔和2ms传输时间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传输时间间隔包括20ms传输时间间隔、40ms传输时间间隔和80ms传输时间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5ms传输时间间隔编码过程依次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块分割、信道编码、物理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及速率匹配、传输信道复用、比特加扰、物理信道分割、帧间交织、16正交幅度调制和物理信道映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0ms传输时间间隔编码过程依次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块分割、信道编码、第一次交织、无线帧分割、物理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及速率匹配、传输信道复用、比特加扰、物理信道分割、帧间交织、16正交幅度调制和物理信道映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75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