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疏风镇惊化痰导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130519.7 申请日: 2006-12-22
公开(公告)号: CN101204536A 公开(公告)日: 2008-06-25
发明(设计)人: 潘勤;金兆祥;刘稚菲;耿彤;刘雅华;刘超;李玉红;关月;安适之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K9/20;A61K9/48;A61P11/14;A61P11/10;A61P11/00;A61P31/00;A61P29/00;A61K35/64;A61K35/413;A61K35/10;A61K33/12;A61K31/045
代理公司: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来佳
地址: 300457天津市***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镇惊 化痰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是一种疏风镇惊化痰导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儿童作为医药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巨大的用药需求。从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情况报告分析,在药品零售市场销售份额中,儿科用药相对稳定,且有着较为理想的市场份额。虽然市场上各类儿童保健品随处可见,但真正用于治疗儿童疾病的药品却十分有限。目前我国市场上儿童用制剂的品种、剂型十分缺乏,儿童用药缺乏导致了儿科用药成人化。儿科用药依据儿童体重、年龄或体表面积与成人的比例进行计算的用药方式是把儿童当成了按比例缩小的成人。这样的用药方法没有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对儿童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随着儿科用药量的增长,急需开发针对儿童开发的专用药品。

小儿感冒、咳嗽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健康儿童每年也会患几次感冒,但如果经常地反复感冒、咳嗽,则属疾病,医学上称这类儿童为“呼吸道复感儿”。根据我们对天津市近千名学龄前期儿童进行初步调查,呼吸道复感儿的患病率为29.69%。小儿感冒、消化不良、高热惊厥、支气管炎、肺炎等属痰热兼食者,治疗首选小儿至宝丸,该药具有疏风镇惊,化痰导滞的功效,该方由明代儿科专著《婴童百问》琥珀散加减而成,既可疏风解表,用于小儿伤风感冒、恶寒发热;又可消食导滞、用于小儿伤食停乳、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并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之功,也可用于小儿痰热惊风、身热面赤、烦躁口渴、气粗痰鸣、突然抽搐、牙关紧闭,以及小儿痰热咳嗽、症见气粗、痰黄质稠、烦躁口渴、面唇红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

方中以紫苏叶、广藿香、薄荷等,疏风退热、醒脾和中、陈皮、胆南星、川贝母化痰止咳,共为主药;辅以山楂、茯苓、六神曲、麦芽行气健脾、消食导滞,琥珀、冰片、牛黄清热化痰,镇惊安神,开窍醒脑,天麻,全蝎息风定惊止痉,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消食导滞、化痰息风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本方有镇静、抗惊厥、镇咳祛痰、解热、抗炎、抗菌等作用。方中主要药味紫苏叶有和缓的解热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广藿香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对胃肠有解痉作用,并有发汗、抗菌、止泻作用;薄荷有发汗解热、祛痰止咳、抗病毒、抑菌作用,能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而解痉;陈皮对胃、肠运动均有直接抑制作用,并有刺激性祛痰作用;胆南星具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作用;川贝母有祛痰、镇咳、解痉作用。

原方中含有朱砂,雄黄。而朱砂、雄黄具有毒性,尤其对儿童更具危害性。且原方剂型为蜜丸,易于染菌和霉变,服用和携带不便,口感不佳,每剂服用量过大,小儿、吞咽困难,服用不方便,儿童顺应性差。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小儿至宝丸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质量可控、能充分发挥疗效且服用剂量合理的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疏风镇惊化痰导滞的中药组合物,其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分别为:

紫苏叶:50~100份;       广藿香:50~100份;

薄荷:50~100份;         羌活:50~100份;

陈皮:50~100份;         白附子(制):50~100份;

胆南星:50~100份;       芥子(炒):30~70份;

川贝母:50~100份;       槟榔:50~100份;

山楂(炒):50~100份;     茯苓:200~260份;

六神曲(炒):200~260份;  麦芽(炒):50~100份;

琥珀:30~60份;          冰片:4~10份;

天麻:50~100份;         钩藤:50~100份;

僵蚕(炒):50~100份;     蝉蜕:50~100份;

全蝎:50~100份;人工牛黄:6~12份;滑石:50~100份。

而且,本中药组合物的最佳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分别为:

紫苏叶:50份;广藿香:50份;薄荷:50份;羌活:50份;

陈皮:50份;白附子(制):50份;胆南星:50份;

芥子(炒):30份;川贝母:50份;槟榔:50份;

山楂(炒):50份;茯苓:200份;六神曲(炒):200份;

麦芽(炒):50份;琥珀:30份;冰片:4份;

天麻:50份;钩藤:50份;僵蚕(炒):50份;蝉蜕:5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0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