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鸡球虫病的复方中药颗粒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130538.X 申请日: 2006-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1209297A 公开(公告)日: 2008-07-02
发明(设计)人: 李旭东;鲍恩东;苏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市润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74 分类号: A61K36/74;A61K9/16;A61P33/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00300***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球虫病 复方 中药 颗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兽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鸡球虫病的复方中药颗粒剂。

背景技术

球虫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原虫病。对养禽业危害极大。此病传播极快,鸡场爆发球虫病时,雏鸡死亡率可达80-100%。

自Levine发现磺胺类药物对鸡球虫病有疗效,Grumbles首先用磺胺喹恶啉药预防鸡球虫以来,已研制出50多种抗球虫化药。据Bhoal报道,全世界抗球虫药的年消费是33亿美元。我国养鸡数为30亿~60亿羽,按每羽肉仔鸡平均耗用抗球虫药费为0.2-0.3元估算,我国每年用于鸡的抗球虫药费用达6亿~18亿元人民币。由于抗球虫化药的长期使用,鸡球虫产生耐药性已成了无法避免的问题。早在1945年,美国就从鸡场分离出了怀疑对磺胺类药物有抗药性的虫株。在我国,迄今已从养鸡现场分离出了几乎对所有使用过的抗球虫化药有抗性的虫株,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交叉抗药性。因球虫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尚存在许多关键性问题未得到解决,近期药物防治仍是对付鸡球虫病的重要手段。

中草药具有毒副作用小和抑杀球虫、增强鸡体免疫功能及促生长等特点,尤其是鸡球虫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因而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中药制剂多为散剂,存在给药不便,又因鸡的消化道短,不能消化木质纤维素,而引起的药物吸收差,用量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鸡球虫病的复方中药颗粒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鸡球虫病的复方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青蒿3-5份,常山3-5份,白头翁2-3份,黄芪2-3份。

优选为:青蒿3份,常山3份,白头翁2份,黄芪2份。

一种用于治疗鸡球虫病的复方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剂型为颗粒剂。

中兽医理论认为球虫病为虚证,治则以驱虫止血、扶正祛邪。依据中兽医主、辅、佐、使的组方原则,方中以青蒿、常山杀虫,解热为主药,辅以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佐以黄芪扶正祛邪、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本发明采用行业通用的方法制得:将四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薄膜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1(65℃)的清膏。加辅料适量制粒,湿粒干燥整形,分装,即得。

下面以具体实验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药物

本发明药物,主要成分为青蒿、常山、白头翁、黄芪,推荐剂量为1.5g/1L,混饮;对照药物为氨丙琳可溶性粉(含盐酸氨丙啉10%),盐酸氨丙啉购自四川某公司,批号010214。

1.2试验动物

350只AA肉鸡,购自南京迈皋桥养鸡公司,随机分成七组,分别为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本发明药物低剂量组,药物对照组(氨丙琳可溶性粉组),阴性对照组(发病不治疗组),阳性对照组(不发病不治疗组),安全对照组(按照推荐剂量10倍给药组),每组50只。出壳后运至本实验室禽舍内笼养,常规管理,喂给全价饲料至21日龄,经粪检无球虫卵囊后供试验用。

1.3人工感染

除阳性对照组和安全对照组外,每羽鸡灌服10万个孢子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

1.4给药方法

每组药物按一定剂量溶于水中,让鸡自由饮水。在感染的同时给药,连用6天。

1.5药效判定标准

1.5.1存活率(%):存活鸡数/开始鸡数×100。

1.5.2相对增重率(%):用药组或感染不用药组的鸡平均增重/不感染不用药组的鸡平均增重×100,不感染不用药组的相对增重率为100%。

1.5.3血便记分:参照morebouse和baron(1970)标准。

1.5.4病变记分:按JohMon和Reid(1970)标准。

1.5.5病变值:每组鸡的平均病变记分×10。

1.5.6卵囊值:按角田清所提供的方法计算。

1.5.7抗球虫指数(ACI):按默克公司的方法计算,即ACI=(相对增重率+存活率)-(病变值+卵囊值)。

1.6试验分组及处理:见表1:

表1分组及处理如下表所示

2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药物对鸡球虫病试验结果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润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润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05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