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材料的成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1832.2 | 申请日: | 200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文行;望月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29C43/52;B29C35/08;B29B13/06;B29K69/00;B29K67/00;B29K23/00;B29K33/04;B29K77/00;B29L1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材料 成形 方法 | ||
1.一种塑料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红外线激光和聚焦红外线中的一个照射放置于成形模的模腔中的塑料材料来加热该塑料材料;以及
压缩该模腔中的塑料材料,以使该塑料材料变形为给定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塑料材料为在可透过可见光的透明材料中添加了红外线吸收材料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红外线激光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装置进行照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塑料材料的含水量以质量计不大于0.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塑料材料的含水量以质量计不大于0.0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塑料材料的含水量以质量计不大于0.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该塑料材料之前,预先将该塑料材料的含水量降低至以质量计不大于0.0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该塑料材料之前,预先将该塑料材料的含水量降低至以质量计不大于0.0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该塑料材料之前,预先将该塑料材料的含水量降低至以质量计不大于0.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该红外线激光和该聚焦红外线中的一个照射到该塑料材料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惰性气体气氛包括二氧化碳、氮气、氩气和氦气中的任一种惰性气体;以及这些惰性气体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惰性气体气氛中的氧气浓度以质量计不大于1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塑料材料为选自聚碳酸酯、聚酯、环聚烯烃、丙烯酸树脂、脂环丙烯酸树脂和烯烃-顺丁烯二酰亚胺交替共聚物中的任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塑料材料为选自聚碳酸酯、聚酯、环聚烯烃、丙烯酸树脂、脂环丙烯酸树脂和烯烃-顺丁烯二酰亚胺交替共聚物的可透过可见光的透明材料中的任一种,以及
红外线吸收材料被添加到该透明材料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卤素灯和碳加热器中的一个被用作该聚焦红外线的光源,以及
该聚焦红外线利用反射镜和反射透镜中的一个被聚焦。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该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装置的光源发出的激光通过中空纤维被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红外线激光被照射在该塑料材料的表面上的直径为5mm至10mm的区域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反射镜和反射透镜中的一个进行聚焦将该红外线激光照射在该塑料材料的表面上的直径为5mm至10mm的区域上。
19.一种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制造的塑料透镜。
20.一种配备有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形方法制造的塑料透镜的照相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18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DNA模板引导合成手性氧化硅的方法
- 下一篇:金属摩擦表面修复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