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塑料的改性回收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2454.X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0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岳瑟;刘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K5/03;C08L53/02;C08L51/00;C08L33/12;C08K3/22;C08K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塑料 改性 回收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改性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碳酸酯次料及聚碳酸酯/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次料的改性回收配方。
背景技术
PC/ABS合金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工程塑料,兼有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和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优点,既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又具有成型性好,耐应力开裂能力好的特点,适合于成型大型薄壁的制件。
PC/ABS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如移动电话等、办公设备如计算器和打印机等等。PC/ABS合金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次料,如口水料、报废的不良品等。
目前,业界对PC/ABS次料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采用焚烧或填埋的方式处理,但此种方式不仅不经济而且会带来环境污染,如焚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此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而采用填埋方式PC/ABS不易降解从而也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2)对PC/ABS次料进行简单的回收抽粒而不进行任何改性,降级为普通塑料使用,其虽比第一种方式较好,但依然未能充分利用PC/ABS的价值。
(3)对PC/ABS次料进行改性回收,业界多采用,在回收PC/ABS时加入酸酐类反应性偶联剂,来提高机械性能,但此只能应用在对材料机械性能及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并且加入酸酐后,会对成型设备及模具产生腐蚀而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基于此,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对PC/ABS次料的处理方法,以达到充分利用PC/ABS次料,且不会破坏环境为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塑料的改性回收配方,使PC次料及PC/ABS次料均能得到经济上的回收利用,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提供的工程塑料的改性回收配方,其主要包括由下列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组分:
PC/ABS次料 65~81;
PC次料 5~12;
相容剂 1~4;
增韧剂 4~8;
溴系小分子阻燃剂 5~10;
锑系阻燃剂 1~3;
抗氧剂 0.1~0.3;
紫外线吸收剂 0.1~0.3。
其中,所述相容剂可为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最优选为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所述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最优选为MBS(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所述溴系小分子阻燃剂可为十溴二苯醚、八溴醚、四溴双酚A、十溴二苯乙烷;最优选为十溴二苯乙烷。
所述锑系阻燃剂是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锑酸钠;最优选为Sb2O3(三氧化二锑)。
所述的抗氧剂可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2921、抗氧剂1076。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工程塑料的改性回收配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组分:
PC/ABS次料 81;
PC次料 5;
SMA 2;
MBS 5;
十溴二苯乙烷 5;
Sb2O3 2;
抗氧剂 0.3;
紫外线吸收剂 0.3。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工程塑料的改性回收配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下列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24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