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纤维及混纺织物印染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4531.5 | 申请日: | 200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严欣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优耐特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18 | 分类号: | D06B3/18;D06P1/52;B41F15/08;B41F15/4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830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纤维 混纺 织物 印染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棉纤维及其混纺织物印染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棉纤维及混纺织物印染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纺织品印染加工方法包括染色、印花等方法,染色、印花单项进行,印花所需设备为平网印花机或圆网印花机,染色设备也因工艺不同分别使用染罐(汽流染色)或连续轧染机。
染色工艺流程(以连续轧染为例)包括:浸轧染液→烘干→浸轧染液→烘干→焙烘→后处理,为去除残留于织物上的杂质、改善手感等,有时还要用洗涤剂进行适当的皂洗后处理。
印花工艺流程包括:印花→烘干→固色→拉幅→成品。
传统印染不仅设备费用昂贵,且由于染色、浮色净洗、印花洗网各环节产生大量废水,环境污染严重,同时暴露了耗能、耗水、工艺流程过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印花、染色工艺的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过程环保的棉织物染色、印花一体化工艺方法,实现具有印花风格的染色面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工艺流程:予浸轧有色或无色染液→涂色(一刀单色或多色)→烘干→朦胧印花(一刀多色)→烘干。
本发明所需设备为双刀涂层机,染色印花在一台机器上同步实现。首先将织物经第一刀单面涂色、烘干,然后织物在第二刀刮涂不混溶的两种颜色以上的色浆、烘干。
另外亦可在织物先浸轧染液后,再进入刮色或印花工序,也可在第二刀采用不相混溶多色色浆刮印织物的反面,可产生风格独特的印花效果。本工艺也可采用单刀涂层设备,染色、印花在同一台机器上分步操作。
涂色过程的印花浆料重量百分组成可为:
不黄变的丁晴聚合物PBA 0---30%,
粘合剂(聚丙烯酸酯) 5%---30%
增稠剂(聚丙烯酸) 2%---5%
聚氨酯PU0---50%,改性聚乙烯酯0---30%,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0---40%,环氧改性碳硅烷SIO0---1%,有机硅聚氟乙烯醚0---1%,支链脂肪醇缩环氧乙烷0.5---2%,有机硅0---1%,
乳化剂(表面活性剂) 0%---2%
润湿剂(表面活性剂) 0%---15%
醋酸或小苏打 0---5%,
水定量 至100%;
1)轧染浸轧液的重量百分组成可选用:
渗透剂(有机硅聚氟乙烯醚) 0%---2%
渗透剂(支链脂肪醇缩环氧乙烷) 1%---2%
柔软剂(有机硅) 0%---2%
改性2D树脂 0%---6%
水 至 100%
2)印花浆料的重量百分组成可选用:
粘合剂(不黄变的丁晴聚合物PBA) 0%---30%
粘合剂(聚丙烯酸酯) 5%---30%
粘合剂(聚氨酯PU) 0%---50%
粘合剂(改性聚乙烯酯) 0%---30%
粘合剂(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 0%---40%
增稠剂(聚丙烯酸) 2%---5%
交联剂(环氧改性碳硅烷SIO) 0%---1%
乳化剂(表面活性剂) 0%---2%
润湿剂(表面活性剂) 0%---15%
渗透剂(有机硅聚氟乙烯醚) 0%---1%
渗透剂(支链脂肪醇缩环氧乙烷) 0.5%---2%
柔软剂(有机硅) 0%---1%
pH值缓冲剂(醋酸/小苏打) 0%---5%
水 至 100%
色浆组分可选用:无机涂料色浆、天然染料、有机颜料、活性染料或直接染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优耐特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丹东优耐特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45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壳断路器的旋转手柄操作机构
- 下一篇:镀膜镜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