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包膜控释肥料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4753.7 | 申请日: | 200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0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武志杰;李东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8 | 分类号: | C05G3/08;C05G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包膜 控释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释肥料,具体地说是一种在尿素颗粒表面涂层生化抑制剂后再包膜的肥料的树脂包膜控释肥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氮素肥料肥效期短,肥料氮素利用率低,尿素氮的总体利用率只有35~40%,氮素损失较多,施入氮素的经济效益较低,既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使农业生产成本增加。长期施用产生氮肥的面源污染,引起温室效应和水体的富营养化,使生态环境恶化。为缓解这些问题,需通过改进氮素肥料的自身性能,使氮素肥料缓慢释放供给植物营养,延长有效作用时间,减缓其在土壤中的转化强度,从而提高氮素肥料利用率。
目前工业所生产和农业施用的普通颗粒尿素都是速溶肥料,在水和土壤中溶解转化很快,如果在尿素颗粒表面包膜可以避免尿素与土壤和水的直接接触,避免尿素施入土壤后迅速溶解和水解,可有效延长尿素态氮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延长尿素有效作用时间。
尿素施入土壤后在土壤中的脲酶作用下很快转化为铵态氮,大量的铵态氮使土壤pH值迅速升高,氨挥发增加;在通气状况良好的土壤中,在土壤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发生硝化作用,铵态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转化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硝态氮在土壤中极易淋失,亚硝态氮也会以氮的氧化物的形式呈气态损失,造成肥料氮的大量损失,从而降低了肥料氮的利用率。
具有关资料显示,在常温下,尿素氮肥在土壤中在脲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时间一般在3天左右,而没有脲酶存在,则需要30年才能水解完全。因此向尿素中添加脲酶抑制剂抑制土壤中脲酶活性是减缓尿素水解、延长尿素肥效期的简便而有效方法;向尿素中添加硝化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硝化作用的发生,减缓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速度,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的浓度,增加铵态氮在土壤中的吸附与固定量,显著延长氮素肥效期,因此降低肥料氮的损失,提高尿素态氮的利用率。将颗粒尿素肥料与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结合再包膜制成包膜肥料,使生化抑制剂与膜的作用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尿素的肥效更持久,氮素利用率更高,一次作基肥施用对作物种子和幼苗安全,彻底改变了普通颗粒尿素作基肥施用烧种、烧苗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显著延长尿素在土壤中存留时间和氮转化的包膜尿素肥料及其生产工艺,延长尿素在土壤中溶解、水解和转化硝态氮的时间,显著提高尿素肥料的氮素利用率的树脂包膜控释肥料及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肥料包括肥芯和包膜层:按重量份数计,肥料肥芯成份为:100份尿素、5~10份粘结剂、500~1000ml的有机溶剂、0.0625~1份的脲酶抑制剂和/或0.5~2份的硝化抑制剂;肥芯中粘结剂为丙烯酸树脂和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和乙基纤维素两者量2∶1~4∶1;100份尿素肥芯所用包膜液成份为:12~30份丙烯酸树脂和乙基纤维素聚合物、2~10份无机调理剂、1~5份增塑剂和1000~2000份有机溶剂;包膜液中丙烯酸树脂和乙基纤维素为8~20份丙烯酸树脂和4~10份乙基纤维素;
所述无机调理剂为滑石粉、沸石粉和/或硅藻土,增塑剂为聚乙二醇和/或邻苯二甲酸。所述脲酶抑制剂可为N-丁基流代磷酸三胺、N-丁基磷酸三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硝化抑制剂可为双氰胺、3、4二甲基吡唑或3、5二甲基吡唑。所述有机溶剂为工业乙醇或乙醚。所述尿素含氮量为46%~46.3%,粒径0.5~4.5mm。
肥料的制备方法:将按重量份数计,取5~10份粘结剂、500~1000ml的有机溶剂、0.0625~1份的脲酶抑制剂和/或0.5~2份的硝化抑制剂混合组成悬浮液,并将其喷涂到利用流化床得到的流化状态的100份尿素上,得到肥料肥芯;而后将按重量计,取12~30份丙烯酸树脂和乙基纤维素聚合物、2~10份无机调理剂、1~5份增塑剂和1000~2000份有机溶剂混合得到包膜液,将包膜液包膜在流化状态的肥料肥芯上,即得到树脂包膜缓/控释肥料;所述肥芯中粘结剂为丙烯酸树脂和乙基纤维素两者量2∶1~4∶1;包膜液中粘结剂为8~20份丙烯酸树脂和4~10份乙基纤维素。
所述流化床运行的参数为进风温度60~85℃,压缩空气压强0.35~0.65Pa,喷头雾化压0.05~0.25Pa。所述无机调理剂为滑石粉、沸石粉和/或硅藻土,增塑剂为聚乙二醇和/或邻苯二甲酸。所述脲酶抑制剂可为N-丁基流代磷酸三胺、N-丁基磷酸三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硝化抑制剂可为双氰胺、3、4二甲基吡唑或3、5二甲基吡唑;有机溶剂为工业乙醇或乙醚。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47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