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产包膜肥料的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4813.5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0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坡;武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包膜 肥料 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用于生产包膜肥料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100份醋酸酯淀粉、10~50份乙基纤维素、1~5份无机膜调理剂、1~10份增塑剂和1000~2000份有机溶剂;所述无机膜调理剂为滑石粉、沸石粉和/或硅藻土;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聚乙二醇、乙二醇或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有机溶剂为工业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二甲亚砜或1.4-二氧六环的一种或其组合。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包膜肥料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组合时按重量份数计比例为乙二醇∶丙三醇按2~1∶1~2混合;有机溶剂组合时按重量份数计比例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丙酮为2~3∶3~4∶1~3。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包膜肥料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酯淀粉为:1)将按重量份数计100份淀粉在90℃~100℃条件下蒸煮,搅拌再用乙醇沉淀回收,洗涤,最后在减压条件下干燥到水分含量约5%-8%;
或按重量比1∶2~10的淀粉与介质进行糊化,糊化温度80℃~150℃,0.5~2小时,然后用过量水冷却并搅拌;
2)将得到的淀粉加入到反应釜中,向其中加入2~20倍酯化剂和1~50份酯化溶液,在30℃~150℃下进行搅拌,反应时间1~9小时,反应结束后,pH值在6.5~10,而后将反应液导入剧烈搅拌的过量冷水中,得到白色薄片状沉淀,将此沉淀用水充分洗涤、过滤、干燥即得取代度为2~2.95的醋酸酯淀粉;所述的糊化介质为水、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苯、氢氧化钠水溶液或吡啶。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包膜肥料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剂可为醋酸酐、醋酸酐-吡啶、冰醋酸、醋酸酐-乙酸混合物、乙酰氯、乙烯酮、醋酸乙烯、醋酸乙烯酸、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其几种混合物;酯化催化剂为浓硫酸、对甲苯磺酸、烷烃磺酸、芳香烃磺酸,氢氧化钠、碱金属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碳酸氢盐,四丁基碘化铵,吡啶衍生物(4-二甲氨基吡啶)、咪唑的衍生物、吡咯烷的衍生物、甲基吡啶或二甲基吡啶。
5.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包膜肥料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将100份醋酸酯淀粉、10~50份乙基纤维素、1~5份无机膜调理剂和1~10份增塑剂溶于1000~2000份有机溶剂中,在35℃~85℃条件下水浴加热,充分搅拌即形成包膜肥料用包膜材料;所述无机膜调理剂为滑石粉、沸石粉和/或硅藻土;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聚乙二醇、乙二醇或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有机溶剂为工业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二甲亚砜或1.4-二氧六环的一种或其组合。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产包膜肥料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组合时按重量份数计比例为乙二醇∶丙三醇按2~1∶1~2混合;有机溶剂组合时按重量份数计比例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丙酮为2~3∶3~4∶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48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