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用弹性挡圈专用压装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4919.5 | 申请日: | 200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4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魏宏宇;陈书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5B27/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500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专用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性挡圈压装装置,具体是适用于某些轴用弹性挡圈压装的轴用弹性挡圈专用压装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轴用弹性挡圈压装结构当中,分离式压具压装是一种常见形式,它通常由压具、导向套组成(如图1所示),操作过程如下:先将导向套装在装配轴上,再将轴用挡圈装在导向套上,最后压具压下,将挡圈压装到位(如图1-1所示);实际工作当中,存在如下不足:装配轴夹具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摆动的,便于装配轴的吊装,这样与压机压头同轴性不是很好;压装中导向套在装配轴上有时有较大径向浮动,使导向套定位面与轴肩不能正确接触,产生偏离,挡圈不能顺利压下,即使压到位后,变形较大;挡圈在导向套上有时不水平,很倾斜,导致压具单边压在挡圈上,致使挡圈变形,影响装配质量;这种装配形式对工人的操作也要求较高,要时刻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分离式压具压装过程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轴用弹性挡圈专用压装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压具本体,为塔形空腔的结构,其内依次设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气弹簧,一端与压具本体的第一腔体顶端抵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固体润滑轴承与定位压头压接;第一固体润滑轴承,位于气弹簧的下端,与压具本体第二腔体的顶端抵接,第一固体润滑轴承另一端与第二腔体底端固接;定位压头,设于第一固体润滑轴承内,与第一固体润滑轴承滑动配合连接,定位压头的导向顶尖与装配轴轴端工作中动态扣合;导向体,通过第二固体润滑轴承与压具本体第三腔体的一端连接,设压缩弹簧于导向体上方且在第三腔内,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第三柱状腔的顶端抵接,另一端与第二固体滑动轴承抵接;装配轴,自下而上穿过导向体,通过定位压头顶尖与气弹簧动配合;
所述第一固体润滑轴承末端设有向内凸起的止位块,所述止位块位于定位压头凸起端下方,定位压头上端边缘向外凸起;压具本体,分为上下两部分,通过紧固螺钉将其合为一体,次一目的便于压具体的加工与装配,导向体上部两侧设有行程槽,压具体上的止位销与行程槽滑动连接;
所述导向体下部两侧设有导向筋,导向筋为宽度与挡圈豁口相对应的柱体,利用挡圈豁口顺筋而入,挡圈便装在导向体;定位压头在压装过程中首先与装配轴中心孔及轴端面接触并准确定位在装配轴上,定位后的定位压头使压具本体、导向体相对于装配轴径向定位,这样弹性挡圈在导向体上能被压具本体准确地压装到位。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采用整体组合式形式,定位压头在压装过程中首先与装配轴中心孔及轴端面接触并准确定位在装配轴上,定位后的定位压头使压具本体、导向体相对于装配轴径向定位,同轴性好、定位性能好。
2.导向体下部两侧设有导向筋,通过第二固体润滑轴承与压具本体连接在一起,由于有导向筋,轴用挡圈装在导向体上便可进行压装;挡圈在导向体上的位姿没有装配要求,一旦挡圈位姿倾斜较大,压具本体下压时会自动校正,避免了偏离和单边压在挡圈上的缺点,整个压装过程操作起来非常简捷,这种装配形式对工人的操作要求不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分离式压具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准备工作示意图。
图3-1为图3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49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气囊装置
- 下一篇:图像传感器像素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