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波吸收材料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136062.0 申请日: 2006-10-20
公开(公告)号: CN101166413A 公开(公告)日: 2008-04-23
发明(设计)人: 郑龙正;姜达铭;刘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H05K9/00 分类号: H05K9/00;G12B17/02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封新琴;巫肖南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磁波 吸收 材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更具体地,涉及该材料在电磁波吸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为了使一般电器用品产生的电磁波不致影响人体,近年来业界开发了多种电磁波遮蔽材料。美国专利第5571991号、第5714102号、第5595689号;德国专利第3248658号;WO专利公开号第98/05043号、第96/28007号;日本专利申请平05-306602号、昭58-236080号;或欧洲专利第0218183号、第0454311号、第0401141号等专利,系于塑料材料中添加导电材料如不锈钢、铜、铝、镀镍的碳纤维等,不但昂贵而且射出成型易有浮纤或聚纤等问题。

美国专利第5696169号在塑料外壳上真空蒸镀厚度大于一微米的金属,易有附着力不佳、不耐刮、制程废水排放等问题,且部份导电漆脱落则会造成遮蔽效果不良。

此外,现有技术亦有将磁性材料如氧化铁、氧化锌、氧化锰等磁粉烧结成型。或在弹性体(如异戊烯橡胶、腈基橡胶、或硅酮橡胶等)内添加磁粉如铁氧磁粉或金属粉后,混炼成薄片。此薄片在一般家用电器的电磁波范围(30MHz至1GHz之间)内的遮蔽效率小于10db(分贝),无法有效遮蔽电磁波。在此必须说明的是,10db指的是有90%的电磁波被遮蔽,20db指的是有99.9%的电磁波被遮蔽,以此类推。

美国专利第5201039号、第3213605号、第3139096号;WO专利早期公开第05/084097号;日本专利第0232786号、第4129312号、第7326543号、第2075785号;罗马尼亚专利第2124788号;英国专利第2277217号;及欧洲专利第1308971号等专利则是采用复合组件,其具有陶瓷电容、电极板、金属片、及磁粉,组合成穿透型结构(L-C型)以遮蔽电磁波。

美国专利第5512196号、第5407129号、第5856700号及欧洲专利第0583809 B1号则是混合铁电材料及磁性材料后以高压压合再经高温烧结成型。此种作法形成的复合材料几乎无法遮蔽100MHz以下的电磁波,且成型方式昂贵费时。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磁波吸收材料的成型方式耗时耗工,且无法适用于一般家电的电磁波范围(30MHz至1GHz之间)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波吸收材料,包括钛酸钡粉末;碳;以及绝缘高分子;其中所述碳及所述钛酸钡粉末均匀分散于所述绝缘高分子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比较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可适用于各种复杂外型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形成方法。首先,将绝缘高分子添加碳及钛酸钡粉末,以双螺杆混炼机或其它合适的机器于200至250℃之间混炼之后,可视情况加入偶合剂、分散剂、或流动助剂。上述混合物经射出成型后,可匹配所有复杂外型,对30MHz电磁波的吸收率可大于99.7%,对1GHz电磁波的吸收率可大于95%。以100重量份绝缘高分子为基准计算,钛酸钡粉末占约5至30重量份,而碳占约2至10重量份。

合适的绝缘高分子可为聚碳酸酯(PC)、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聚丙烯(PP)、聚乙烯(PE)、或上述的组合。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绝缘高分子可为PC/ABS,如奇美所售的PC-540或PC-510及奇异所售的GE C2800、GE C6600、或GE C2950。

钛酸钡粉末的形状优选为粒径介于约100nm至6μm之间的球形或椭圆形,或粒径介于约0.5μm至10μm之间的长条状或片状。钛酸钡粉末优选为钙钛矿结构(perovskite),优选的结晶形态为四方晶系,且优选的介电常数介于约20至2000之间。一般的钛酸钡结构式为BaxTiyO3,本发明的x/y以4/1至1/5为优选。

本发明所用的碳可为石墨粉末、碳纤维、碳黑粉末、或上述的组合。若采用石墨,则其形状可为球形、椭圆形、长条状、或片状。若采用碳纤维,其直径/长度比可介于约1/10至1/100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6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