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卡理疗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7016.2 | 申请日: | 2006-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0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芹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9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理疗 | ||
本环卡理疗器是用在中医、医疗系统中的一种治疗方式,是根据中医针灸学的原 理,研制的一种卡在身体上能够治疗疾病的一种理疗器械。
背景技术
申请人:李长芹爱好医疗事业,爱好针灸、手术及动手维修各种机械,中学时代 下厂劳动时修理过小火车,在医院任护士期间,为了抢救有机磷中毒的病人,在来不 及找维修工人的情况下,申请人李长芹动手成功的不止一次的维修过医院的洗胃机, 因工作认真也多次当选过先进生产者。
申请人患有家族史遗传性疾病,自己给自己肌肉注射、静脉点滴、针灸过无数次, 然而针灸要给自己扎20多根针,恐惧的心里就造成了,以后一旦有病就用手指按或掐 针灸过的穴位。1990年于中国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毕业后,由护士改职作了一名综合科 的医生,对此方式进行过大量临床试验,如果咽喉疼痛就用两个手指去掐合谷,疼痛 就会立刻消失。但手的力量很快就坚持不住了。可这种难得的疗效,在20多年的时间 里,就一直渴望有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今年龄大了,疾病的种类不断的增 加,再加上看病难、看病贵……,在这失望中,想起了为什么不把20多年的想法变成 现实,死马当活马治吧;经过反复设计和试验,最终研制成了用钢丝制作成环卡理疗 器,代替了手工掐或按穴位。
环卡理疗器的产生,没有被周围的人看好,认为这么简单的器械与现代科学相背 离……;但正是这一简单器械试验的结果和接连不断出现的奇迹,让我坚定了信心, 试验的结果,也让我体验了传统的中医绿色治疗方式带来的生存、健康及长寿的希望, 也体验了经络治疗的明显疗效。有时感到疾病也是宝,可以发现其治疗的方法,造福 人类;有时还有一些遗憾,疾病也还少了一点……。
发明内容
环卡理疗器不用穿透皮肤,使用时不必精确到穴位,一个环卡理疗器卡在两个穴 位上,环卡理疗器的两端头对着作用于人体,两端不但都有疗效,还有相互增加疗效 的作用。环卡理疗器可以很方便的卡换穴位,在少量使用环卡理疗器和只要不卡在足 部的情况下,就不会影响家务。对疑难性疾病能达到长期的、不间断的使机体的经络 沟通协调脏腑,改善微循环,使气血通畅,有效的缓解肌肉僵硬。
一套环卡理疗器由大号、中号、小号3个种类组成。
环卡理疗器采用了直径是1、6毫米的钢丝,先将其制作成弹性、圆状,在按人体 不同部位的需要的长度截断,将其截断的两端的端头折回或制作成直径3毫米的圆珠 状,也可将截断的端头磨平,磨到光滑的状态,(免伤皮肤);环卡理疗器是以其钢丝 的弹性、圆状体,对截断后的两端的端头,产生的垂直的力,就可将两端的端头卡在 人体的穴位上。
环卡理疗器制作时采用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卡在头部时把两端头制作成钝角, (使环卡理疗器与头部形状基本相同);卡在胸腹腰背部时,把两端头制作成直角,(使 环卡理疗器与胸廓形状基本相同);第二种是制作时加减环卡理疗器钢丝的长度,是为 了满足因人而异的身高、体重及每一个部位所需要;第三种是制作时加减环卡理疗器 钢丝的粗度,直径加到2个毫米的加强型环卡理疗器,可供体重、身材高大及生活不 能自理的患者使用,(可卡在患者穿着的衣服外面);减到1个毫米供身体较小的部位 及儿童使用。
本套环卡理疗器大号图1、钢丝设计的总长度是40厘米,图标1、2的两端的端头全部制作 成1、3厘米长的钝角;大号图2、钢丝设计的总长度是44厘米,图标1的端头是3厘米长 的钝角,图标2的端头是1、3厘米长的钝角;图3里的中号卡体器,钢丝设计的长度分别是: 30、27、25、20、厘米长,图3里的小号卡体器,钢丝设计的长度分别是:15、10、厘米长; 中号两端的端头的角度可制作成1厘米长的钝角,也可以与小号一同全部采用其制作时的弹 性、圆状体产生的自然角度。(本套卡体器可供50至60公斤体重的患者使用)
卡体器根据需要进行包装:大号图1卡在头部时,可以精美包装;卡在胸、腹、背、腰 部位时可以简单包装;中、小号卡在四肢及手足部位时,只包装两端的端头,也可以不包装。 卡体器包装后,具有免伤皮肤,卡穴牢固,避免卡体器钢丝的圆状体产生的温差,造成的对 皮肤的刺激,达到使用舒服,也给长期不间断使用创造了条件,不足的是包装后清洁的难度 要大一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芹,未经李长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7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静脉施用的替比法尼制剂
- 下一篇:实现个性化回铃音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