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控制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8012.6 | 申请日: | 200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4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查浦;蔡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浦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G09G3/36;G09G3/20;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海国;王艳春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家庭娱乐、商用需求的不断扩大,以液晶显示器为代表的平板显示装置以其占用空间小、平面直角显示、重量轻、低辐射等优点逐步取代传统CRT显示器,广泛应用在多种家用电器、商用电器、手持设备、车载移动设备方面,在大屏幕、宽屏幕显示方面占据主流位置。随着尺寸和功能的不断改进和突破,平板显示装置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现有平板显示装置基本结构包括外壳、显示屏、功能单元,有的还包括喇叭,其中显示屏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括背光基板和由至少一个荧光灯、发光二极管或其他发光元器件组成的阵列,背光基板包括显示屏接口单元,显示屏接口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输出端,各个输出端与背光灯阵列中相应的背光灯分别连接。对显示屏和背光模块的控制是通过信号输入单元、脉宽调变单元、显示屏驱动单元、显示屏接口单元、显示屏、信号反馈单元共同完成的。
现有技术中,脉宽调变单元一般采用专业芯片,如BITECK出产的BT3193、凹凸科技出产的OZ9930、OZ9937等。这些专业芯片功能完备易于使用,所需外围配套电路简单;但价格较贵,目前每片芯片价格在0.5~0.6美元之间,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并且由于专业芯片仅有少数厂商生产提供,对芯片生产厂商的依赖较大,存在一定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控制电路,采用低成本普通芯片结合配套电路实现脉宽调变功能,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对专业芯片及其生产厂商的依赖程度,降低经营风险。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控制电路,包括信号输入单元、控制单元、显示单元、信号反馈单元和电源单元,信号输入单元用于接收背光控制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对背光控制信号进行处理,根据背光控制信号控制显示单元进行工作;显示单元与信号反馈单元连接,向信号反馈单元发出反馈信号;电源单元分别为控制单元、信号输入单元、显示单元和信号反馈单元提供电源。对背光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包括脉冲宽度调变处理,控制单元为脉冲宽度调变装置,采用494系列芯片及其外围配套电路。
上述显示装置控制电路还包括光敏感应单元,光敏感应单元与信号输入单元连接,自动感应显示装置所处的环境亮度,根据环境亮度发出背光控制信号;光敏感应单元采用光敏电阻、光敏晶体管或光敏感应探头;信号输入单元分别接收来自用户及来自光敏感应单元的背光控制信号。上述显示装置控制电路的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驱动单元、显示屏接口单元和显示屏。 上述显示装置控制电路的显示屏驱动单元包括一变压器,变压器初级的一端通过电容接地,采用半桥方式驱动显示屏工作;显示屏驱动单元也包括一个以上变压器,一个以上变压器初级相互并联,次级分别与显示屏接口单元连接,采用全桥方式驱动显示屏工作;显示屏驱动单元还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变压器,各变压器的初级包括多个绕组,一个以上变压器初级相互并联,次级分别与显示屏接口单元连接,采用推挽方式驱动显示屏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控制电路,采用低成本普通芯片结合配套电路实现脉宽调变功能。由于采用的普通脉冲宽度调变芯片较专业的脉宽调变单元便宜许多,现有技术中专业的脉宽调变芯片每片售价约在0.5~0.6美元之间,而本发明采用的普通脉冲宽度调变芯片每片价格不到0.1美元,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显示装置的生产厂商对部分专业芯片及其生产厂商的依赖程度,降低经营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显示屏驱动单元主要电路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显示屏驱动单元主要电路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二的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二的显示屏驱动单元主要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三的显示屏驱动单元主要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工作方法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浦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惠浦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8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下一篇:雾化涂料的喷涂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