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同媒体流间的同步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8588.2 | 申请日: | 200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9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莉;管红光;石国欣;乌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欣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媒体 同步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媒体流间数据流的同步技术,特别涉及不同媒体流间数据流的同步技术。
背景技术
现代通信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媒体流,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传输流与实时传输协议流。
一、传输流(TS,Transport Stream)的同步。
活动图像专家组(MPEG,Moving Picture Exports Group)于1988年成立。MPEG-2是其颁布的(活动图像及声音编码)国际标准之一,制定于1994年,是为高级工业标准的图像质量以及更高的传输率而设计。编码码率从每秒3兆比特~100兆比特,是广播级质量的图像压缩标准,并具有CD级的音质。它在常规电视的数字化、高清晰电视HDTV、视频点播VOD,交互式电视等各个领域中都是核心的技术之一。图1为MPEG-2的时序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MPEG-2中的同步不仅仅指同一节目的音频流和视频流间的同步,还包括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端到端的同步。
1、TS流中时间戳定义。
MPEG-2 TS流中的同步是通过时间戳来实现的,由编码器中单一的公用系统时钟(STC,System Time Clock)27MHz创建时间戳,TS流中时间戳有两类:
TS包头中指出系统时钟值的节目参考时钟(PCR,Program ClockReference),每个节目当且仅有一个PCR;
分组基本流(PES,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包头中指出音频和视频正确的解码时间戳(DTS,Decoding time-stamp)和展现时间戳(PTS,Presentationtime-stamp),每个存储单元配有一对PTS+DTS或者一个PTS。
2、TS流中的同步机制。
解码器在解码时,首先利用PCR重建和编码器同步的27MHz系统时钟,恢复27MHz系统时钟后,再利用PES流中的DTS、PTS进行音频和视频间的同步。
具体算法如下:
图2为用PCR重建27MHz系统时钟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解码器从输入码流的包头中解出时间信息PCR送入到系统时间时钟恢复电路;系统时间时钟恢复电路再接收到每一个新的PCR时,进行本地系统时间时钟恢复和锁相。当一个新节目的PCR到达解码器时就需要更新时间基点,STC要设置为PCR中的当前值。通常第一个从解复用器中解出的PCR被直接装入STC的计数器,PCR值作为锁相环的参考频率用来和STC的当前值比较,产生的差值经过脉宽调制后输入到低通滤波器并经放大,成为控制信号用来控制压控振荡器(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的瞬时频率,VCO输出的频率是在27MHz左右的振荡信号,它作为解码器的系统时钟。
解复用器后,从PES包头解出展现时间戳PTS和解码时间戳DTS,并送入到解码器中。
分组基本流解码器在接收到新的PTS/DTS后,存入对应的先进先出(FIFO,First In First Out)存储器中进行管理,对于没有PTS/DTS的显示单元,通过差值计算的方法获得其对应的时间戳,并送入到FIFO中管理。
每一个显示单元开始解码前,用其对应的DTS与STC进行比较,当STC与DTS相等时开始解码。
每一个显示单元开始显示前,用其对应的PTS与STC进行比较,当STC与PTS相等时开始显示。
二、实时传输协议流(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的同步。
RTP是针对Internet上多媒体数据流的一个传输协议,由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作为RFC1889发布。RTP被定义为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输情况下工作,其目的是提供时间信息和实现流同步。RTP的典型应用建立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上,但也可以在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或其他协议之上工作。RTP本身只保证实时数据的传输,并不能为按顺序传送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也不提供流量控制或拥塞控制,它依靠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提供这些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8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