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定位辨识结构的打印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9584.6 | 申请日: | 200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8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罗进添;邱重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B41J25/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定位 辨识 结构 打印 机构 | ||
(1)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打印机构,尤指一种具有定位辨识结构之打印机构。
(2)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喷墨打印机由于具有操作容易且可打印于多种喷墨媒体等优点,广受消费大众欢迎,但喷墨打印机使用一段时日后,便会因墨水匣之墨水耗尽而须更换墨水匣,目前常见之更换方法是丢弃旧有之墨水匣再安装全新之墨水匣以提供墨水,此举不但造成墨水匣壳体的浪费,且因墨水匣之价格昂贵而无形地增加了使用者的开销。为了节省打印成本并避免资源浪费,重复使用同一个墨水匣的连续供墨系统便因应而生。
现有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之打印机构可由墨水匣承载座及墨水匣所组成,其中当墨水匣内部之墨水用尽时,墨水匣可更换地与墨水匣承载座分离,因此更换墨水匣的重点在于必须容易插拔及安装,然而若使用者未确实将墨水匣妥善安装于墨水匣承载座上,再加上打印机构无适当的定位结构时,墨水匣极易于使用过程中因受外力作用,例如管线的拉扯,而自墨水匣承载座上脱落,造成墨水匣的漏墨或打印不连续,此外,为了要达成多色打印的目的,一般打印机构皆会装配多组墨水匣及墨水匣承载座来提供多种颜色的墨水,由于每个墨水匣之外部型态皆相似,使用者若有疏忽时,极易将错误之墨水匣安装至非对应的墨水匣承载座上,造成墨水颜色的混淆,严重影响打印品质。
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且具有定位辨识结构之打印机构,使墨水匣可确实定位于相对应的墨水匣承载座上以连续提供颜色正确的墨水,并避免墨水匣错误安装至墨水匣承载座上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之课题。
(3)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是为提供一种具有定位辨识结构之打印装置,其中墨水匣承载座利用定位器之凸起部卡合于墨水匣之容置部中,以将墨水匣定位于墨水匣承载座之容置槽中,同时并藉由墨水匣承载座之第一辨识部与墨水匣之第二辨识部接触导通而产生一信号并传送至打印机构之控制电路,以触发打印机构进行喷墨打印动作,可确实定位墨水匣并辨识墨水匣是否正确地安装于相符之墨水匣承载座上。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具有定位辨识结构之打印机构,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并具有一控制电路,其系包括:墨水匣承载座,其具有包含一侧面之容置槽,且包含:第一辨识部,其设置于容置槽之侧面上;定位器,其设置于容置槽中且具有凸起部;墨水匣,其具有包含一侧面之本体且包含:第二辨识部,其设置于本体之侧面上;以及容置部,其设置于本体上并对应于墨水匣承载座之定位器之凸起部,其中,墨水匣之本体是利用容置部与墨水匣承载座之定位器之凸起部卡合,以定位墨水匣之本体于墨水匣承载座之容置槽中,且当墨水匣与墨水匣承载座相符时,墨水匣之第二辨识部将与墨水匣承载座之第一辨识部接触,以产生一信号告知控制电路以达到辨识墨水匣之目的。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墨水匣承载座之第一辨识部及墨水匣之第二辨识部系为由金属材质构成之接点。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墨水匣承载座之定位器还包括:固定部,其具有开口及折弯处;延伸部,其延伸自固定部并与凸起部相连接;以及接触部,其连接于凸起部。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墨水匣承载座还具有凸块其包括凸部及凹口,用以与定位器之固定部之开口及折弯处相套接,使定位器固定于容置槽上。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墨水匣承载座之定位器之凸起部之形状实质上是配合墨水匣之容置部,使凸起部与墨水匣之容置部相卡合。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墨水匣承载座之定位器为弹性构件,于墨水匣之本体进入墨水匣承载座之容置槽时产生变形,并于墨水匣固定墨水匣承载座之容置槽中时结束变形,使定位器之凸起部与墨水匣之容置部相卡合。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墨水匣承载座之容置槽还包括一定位孔,且墨水匣还包括一定位柱,其对应于墨水匣承载座之定位孔,用以加强定位墨水匣于墨水匣承载座之容置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95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