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品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140888.4 申请日: 2006-10-16
公开(公告)号: CN101165229A 公开(公告)日: 2008-04-23
发明(设计)人: 陈东生;甘应进 申请(专利权)人: 闽江学院
主分类号: D01B1/10 分类号: D01B1/10;D01C1/00;D02G3/04;D03D15/00
代理公司: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林朝熙
地址: 350108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制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纤维及其制备和制品,尤其涉及莲纤维。

背景技术

日本第234420/2001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报,制造使用天然纤维的衣料用素材的必要条件,其纤维需要具有一定以上的粗度(0.1dtex~50dtex)、长度(5mm以上)、强度(0.5g/d以上)。

一般,纤维制品可以划分为由天然纤维或者由合成纤维为原料制作。合成纤维,大部分是依赖石油资源经化工合成。天然纤维,可以分为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动物纤维,主要通过饲养羊、蚕等获得。植物纤维,主要通过栽培棉、麻获得。可是,这些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未必是可以永远得到的原料。例如,对于合成纤维,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恐有枯竭的危险;对于天然纤维,大量的栽培、大量的饲养,都与粮食用地相争,势必由于世界人口的增加会带来粮食危机。为了避免已有纺织纤维将来会枯竭,为此,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都在积极地开发新的纺织纤维材料。

如中国发明专利CN1137071A为山东省申传起申请的“桑皮纤维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发明专利CN1472372A为日本纺绩株式会社申请的“香蕉纤维及其制法、使用它的混纺丝、以及纤维构造物”,这两个发明专利都是利用废弃的植物类物质来提取天然的绿色纤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纤维纺织制品已成为人们的新追求。利用农村大量废弃的荷叶茎,既可为纺织等行业开发绿色新型纤维品种,也可为农业深加工开辟新途径,还可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人所公知,莲又称荷,为睡莲科植物。莲子为滋养食品,莲藕多食用,也可供药用。莲子主产于湖南、福建、江苏、浙江及南方各地,近年逐步拓展至北方一些地区。但,收取莲子和莲藕后的荷梗,自古以来就成为一种农业废弃物。在此之前,不曾尝试分离提取莲纤维制造纤维制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莲纤维的纯纺或混纺的莲纤维制品。

本发明制备的莲纤维,其特征将收取莲子或收获莲藕后的荷梗茎干,经直接手工或机械方法分离提取茎干内部的纤维,或经生物或化学方或生物与化学法处理后再借助纤维分离机械分离茎干内部的纤维。

本发明的莲纤维平均长度40mm~150mm,平均细度为18~22dtex,平均断裂强度为1.50~1.58cN/dtex,断裂伸长率为5.72~5.80%。通常,从每根荷梗茎干可提取3~8根细细的莲纤维长丝,单根的莲纤维长丝在纵向微呈螺旋状,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

本发明所述的莲纤维的制备方法之一包含以下a~c工序:

a整理切断荷梗茎干的工序;

b使用人手或纤维分离机,从荷梗茎干中分离纤维的工序;

c必要时经过干燥纤维的工序。

本发明所述的莲纤维的制备方法之二是在方法之一的基础上,在a与b工序之间增加j工序:即一定温度下的浸渍或生物酶的处理工序。

本发明所述的莲纤维的制备方法之三是在方法之一的基础上,在a与b工序之间增加k工序:即一定温度下的浸渍或化学处理(如碱处理)工序。

本发明所述的莲纤维的制备方法之四是在方法之二的j前或j后加入化学处理(如碱处理)工序,或是在方法之三的k前或k后加入生物酶的处理工序。

本发明提供莲纤维的纯纺纱(或线)与至少一种其他纺织纤维混纺而制成的混纺纱(线)。

本发明提供莲纤维的纯纺或混纺制品是由莲纤维或其纱线构成。

本发明提供的纤维纯纺或混纺制品,其特征是梭织物、编织物、非织造物以及采用湿法造纸加工的纸制品。

按照本发明,可以得到以下效果。

(1)使用以往的农业废弃物荷梗,可以得到纤维制品。

(2)可提供避免已有纺织纤维资源将来枯竭化,而且以往供人食用的莲子与莲藕不需再增加栽种面积,提供对地球环境优良的纺织材料。

(3)莲纤维制品的吸湿快干性比以往的棉制品更优良。

(4)莲纤维制品的凉爽感比以往的棉织品更优良。

(5)为农业深加工开辟了新出路,可以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莲纤维(或称荷纤维)、莲纤维的制法、和使用上述莲纤维构成的纱线、以及使用上述莲纤维或纱线构成的莲纤维制品等进行逐项说明。

1、莲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江学院,未经闽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08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