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综合接入设备上实现集中组播管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1100.1 | 申请日: | 200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3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郑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6;H04L12/28;H04L1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接入 设备 实现 集中 管理 方法 | ||
1.一种在综合接入设备上实现集中组播管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主控交换系统上配置用户的组播访问控制列表,权限设置为允许或禁止;
步骤B,因特网组播管理协议报文上行时,在线卡交换系统中在该报文的尾部加上两个字节的端口信息;
步骤C,主控交换系统接收到来自线卡交换系统的因特网组播管理协议报文后,根据报文的最后两个字节的端口信息判断报文的发送端口,查找组播访问控制列表,根据预先设置的权限作相应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综合接入设备上实现集中组播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D,对于因特网组播管理协议报文的查询报文,主控交换系统转发该报文时,在报文的尾部打上用户端口信息;
步骤E,线卡交换系统收到因特网组播管理协议报文的查询报文后,根据报文尾部的端口信息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综合接入设备上实现集中组播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对于ADSL、ADSL2+等DSL接入用户,所述报文被加上的端口信息是永久虚电路序号和端口号;对于高速数字用户环路和局域网等以太网接入用户,所述报文被加上的端口信息是以太网端口号;对于无源光网络接入用户,所述报文被加上的端口信息是光纤线路终端号、连接号和光纤网络单元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综合接入设备上实现集中组播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相应处理为:如果组播访问控制列表的权限是禁止,则丢弃该报文;否则,删除该报文最后两个字节的端口信息并转发该报文,并根据报文的内容修改组播的二层地址转发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综合接入设备上实现集中组播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具体为:
步骤B1,终端向线卡发送请求加入因特网组播管理协议报文;
步骤B2,请求加入因特网组播管理协议报文在线卡交换系统中在报文的尾部加上两个字节的端口信息,并转发给主控交换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在综合接入设备上实现集中组播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具体为:
步骤C1,主控系统通过线卡来的因特网组播管理协议报文获取报文的全局端口信息,并查询组播访问控制列表,若权限是“禁止”,则丢弃该报文,否则继续;
步骤C2,发消息到线卡,设置线卡交换系统的组播转发表,将接入端口加入到组播转发队列;
步骤C3,设置主控交换系统的地址转发表,将内联口加入组播转发队列;
步骤C4,删除组播请求加入因特网组播管理协议报文的最后两个字节,并从设备的网络侧端口转发到上联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综合接入设备上实现集中组播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具体为:
步骤B11,终端向线卡发送请求离开因特网组播管理协议报文;
步骤B22,请求离开因特网组播管理协议报文在线卡交换系统中在报文的尾部加上两个字节的端口信息,并转发给主控交换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4或7所述的在综合接入设备上实现集中组播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具体为:
步骤C11,主控系统通过线卡来的因特网组播管理协议报文获取报文的全局端口信息,并查询组播访问控制列表,若权限是“禁止”,则丢弃该报文,否则继续;
步骤C22,发消息到线卡,设置线卡交换系统的组播转发表,将接入端口从组播转发队列中删除;
步骤C33,若线卡上没有其它端口加入组播组,设置主控交换系统的地址转发表,将内联口从组播转发列表中删除;
步骤C44,删除组播请求离开因特网组播管理协议报文的最后两个字节,并从设备的网络侧端口转发到上联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11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冰淇淋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机械采油用增产高效抽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