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源的产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1107.3 | 申请日: | 2006-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祐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德恩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产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源的产生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电能以产生动能的动力源的产生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主要的动力源有两种,一种是使用石化燃料的引擎,另一种是使用电能驱动的马达,其中引擎是采用燃料爆炸的方式推动汽缸,并借由汽缸的往复式移动产生动力输出,马达则是借由转子相对于定子的磁场变化产生旋转,并借由转子的转动产生动力输出。
一般马达已经应用在电动的汽、机车上,而且随着石化燃料的逐渐枯竭与价格调涨有逐渐成长的趋势,然而一般马达需要缠绕出多个绕组,借此以形成多个径向延伸的电磁场,并借由产生径向的排斥推力来使得转子发生转动,其转动的动能是从径向的排斥推力所分出的垂直分量,而不是以全部的排斥推力来做直接推动,所以存在有力量损失较大、能源转换效率较低的缺点。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动力源在产生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生方法又没有适切的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动力源的产生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动力源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动力源的产生方法,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动力源的产生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动力源的产生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可以使用电能来产生动能,并且力量损失小,能源转换效率高、较省电的动力源的产生方法,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动力源的产生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A).制备一个驱动元件、一个内部磁力单元,及一个外部磁力单元,该驱动元件可沿着一圆形轨迹旋转,并包括一个位于该圆形轨迹中心的枢转部,及一个位于该枢转部之外的驱动部,该内部磁力单元是设置于该驱动部,该外部磁力单元是沿着该圆形轨迹设置并可对应于该内部磁力单元,该外部磁力单元包括一个沿着该圆形轨迹延伸并可提供该内部磁力单元穿过的镂空部;(B).使该内、外部磁力单元之间分别产生一个沿着该圆形轨迹延伸并极性相同的磁极,并借由所述磁极之间的排斥推力使得该驱动元件沿着该圆形轨迹旋转;(C).当该驱动元件受到排斥推力瞬间推动后,将该内、外部磁力单元之间的排斥推力消除;(D).当该驱动元件借由排斥推力推动而旋转通过该镂空部之后,将该内、外部磁力单元之间的排斥推力恢复;以及(E).重复该步骤(C)至该步骤(D),将使得该驱动元件持续获得沿着该圆形轨迹旋转的动能。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动力源的产生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A)还包含制备一个围绕于该圆形轨迹的壳体,该内、外部磁力单元是设置于该壳体所界定的一个容室内。
前述的动力源的产生方法,其中所述的壳体还包括一个上壳件及一个下壳件,该上、下壳件相结合后形成该容室,该容室具有一个围绕该驱动部的开口。
前述的动力源的产生方法,其中所述的驱动元件的枢转部是一支轴向与该圆形轨迹正交的转轴,该驱动部具有多数支沿着该转轴的径向连结于该转轴上的驱动杆。
前述的动力源的产生方法,其中所述的内部磁力单元包括多数个沿着该圆形轨迹设置于该驱动部的永久磁铁,各该永久磁铁具有两个沿着该圆形轨迹的切线方向延伸且相反设置的磁极,所述磁极的极性相异。
前述的动力源的产生方法,其中所述的外部磁力单元包括多数个沿着该圆形轨迹设置于该壳体上的铁心,及多数条沿着一绕线方向围绕于所述铁心上的绕线,该绕线方向是一与该圆形轨迹正交的环形。
前述的动力源的产生方法,还包含制备一个磁力感应元件,该步骤(A)是将该磁力感应元件沿着该圆形轨迹设置于该内、外部磁力单元之间,所述外部磁力单元可配合该磁力感应元件所感应的磁力变化来改变其极性与调整磁力大小,当该驱动元件沿着该圆形轨迹旋转时,该内部磁力单元的磁极可使得该磁力感应元件感应磁力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德恩,未经刘德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1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腰带式止血带
- 下一篇:医药输液软袋用高电压测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