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膜压膜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2511.2 | 申请日: | 200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6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2 | 分类号: | H05K3/02;H05K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景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膜压膜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膜压膜机。
背景技术
如电路板等多种板材在工厂批量生产或等待加工过程中,会先在板面覆膜,以防尘或另产生特种薄膜功效,以生产光蚀刻电路板来说,其不同于传统板面涂铜电路板在于,电路板主体表面改披覆一层感光膜,而感光膜内、外两面皆迭覆一层保护膜,披覆于电路板主体时,将内里保护膜剥除,使裸露的感光膜内面,直接贴覆于电路板主体面,再加热胶合电路主板与感光膜固着,也使电路板主体披覆的感光膜外层依然受到保护膜保护,拨开外层保护膜即可进行光蚀刻电路成型作业。
而批量生产此类板面披覆膜料作业,以纯手工逐个黏贴效率不高也不划算,必需仰赖干膜压膜专用机进行作业,然而目前干膜压膜机的压膜输送装置,纯以硬机件组卷拉压膜定点对板料覆膜,不但构造繁复,且机台生产困难,保养维护麻烦。
本创作人积极研究改进,使干膜压膜机的压膜输送装置更简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因覆膜构造繁复,使机台生产困难,保养维护麻烦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干膜压膜机,其达到机台生产容易,更易维护的功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干膜压膜机,包括水平滚送的输送板料装置,又于机体内对应输送板料装置上、下适当位置,分别设有板体感应器与压膜输送装置,以定点对输入板料的板面覆膜压合,其特征在于:该压膜输送装置主要以机台动力带使临近覆膜区域的吸切膜轮转动,将膜料绕经数个转向传输轮回供膜卷带,并以保护膜剥卷轮与供膜卷带相磨靠,其中吸切膜轮的轴心贯设导气通道,且轮上开设拉刀滑沟两侧,分别开设至少一排导气通道通孔的空心轮,当板体感应器感应板料未至时,引控气流泵出导气通道,使膜料受导气通道通孔吸着,紧贴切膜轮面,同时使保护膜剥卷轮磨剥膜料的内里保护膜,而感应板料已至时,引控气流泵入导气通道,使膜料受导气通道通孔的气流作用而吹到板面附着牵拉,而感应料板离开时,启动拉刀滑沟上的拉刀切断膜料,同时引控气流泵出导气通道,使后续膜料依然受导气通道通孔吸着,由此完成板面覆膜及后续再动作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达到机台生产容易,更易维护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干膜压膜机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干膜压膜机的压膜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干膜压膜机的吸切膜轮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干膜压膜机的吸切膜轮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干膜压膜机感应板料未至定点的吸切膜轮吸膜辗转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干膜压膜机感应板料已至定点的吸切膜轮吸膜辗转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干膜压膜机感应板料离开定点的吸切膜轮吸膜辗转状态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输送板料装置 40....膜料
20、21....板体感应器 41....内里保护膜
30、31....压膜输送装置 50....板料
30A....吸切膜轮
30B、30C、30D....转向传输轮
30E....供膜卷带
30F....导气通道
30G....拉刀滑沟
30H、30I、30J、30K、30L....导气通道通孔
30M....拉刀
30N....保护膜剥卷轮
32....热压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干膜压膜机整体结构侧视图、图2为本发明干膜压膜机的压膜输送装置构成示意图,由这些附图所示可知,本发明此种干膜压膜机,除设有水平滚送的输送板料装置10外,又于机体内对应输送板料装置10上、下适当位置,分别设有板体感应器20、21与压膜输送装置30、31,以定点对输入板料的板面覆膜压合,再输送至后段热压滚轮32,加热加压融合成单一整体,由于上、下两侧的压膜输送装置30、31,大体而言,为对称的同结构成型体,因而,兹以一侧压膜输送装置30为例说明之,该压膜输送装置30主要以机台动力带转临近覆膜区域的吸切膜轮30A转动,将膜料40绕经数个转向传输轮30B、30C、30D回供膜卷带30E,并以保护膜剥卷轮30N与供膜卷带30E相磨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科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2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文鱼鱼酱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茶萃取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