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动珩磨刀具零件——“套杆”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6118.0 | 申请日: | 2006-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6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发明人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国生 |
主分类号: | B24B33/08 | 分类号: | B24B33/08;B24B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1江西省南昌市青***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磨刀 零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珩磨刀具,尤其是发明了一种用于珩磨压缩机缸体上的曲轴孔及活塞孔的浮动珩磨刀具中关键零件——“套杆”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珩磨刀具常常用来作为珩磨压缩机缸体的曲轴孔及活寒孔的工具。而珩磨刀具又可分为浮动的和不浮动的。目前国内浮动珩磨刀具主要领先从国外进口,国内生产的浮动珩磨刀具技术水平还达不到相应技术要求,难以满足生产实际需要。其技术关键之一就在于浮动珩磨刀具零件——“套杆”的制造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金刚石珩磨刀具制造技术关键——“套杆制造技术”的制造方法,实现浮动珩磨刀具真正国产化。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将“套杆”零件从多边形孔底部靠套杆小端方向约10毫米分解设计成左右两部分零件(这样套杆零件中的深盲孔加工就就成了通孔加工),然后将分解后的两部分零件制作完成;
(2)将按(1)制作完成的左右两部分零件组合好,并以电弧焊方法牢固焊成一体;
(3)将焊好的零件在精密车床上钻套杆小端端面中心孔。
(4)以零件两端中心孔为基准进行后续车、外磨、螺纹磨、钻等工序将零件制作完毕。
上述专利方法采用先分解成左右两部分零件制作好后再组合焊接一体的制造方法,解决了浮动珩磨刀具关键零件——“套杆”中内孔深处多边形孔工艺性差的制造难点。使复杂的难以实现的工艺技术得以简单化,且有效地保证了“套杆”零件的精度和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技术要求,并真正实现了浮动珩磨刀具的国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A-A剖视示意图;
图2为B-B剖视示意图;
图3为套杆零件的一般结构主示意图;
图4为分解后左端部分示意图;
图5为分解后右端部分示意图;
图6为C-C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4和图5两部分零件组合及焊接示意图;
图8为零件钻小端端面中心孔工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按照工艺顺序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专利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将套杆(见图1、2、3)分解设计成图4和图5、6所示的两部分,然后应用车、钻、镗、铣、热处理、外磨、结切割等方法将分解成的两部分零件制作完成;
2.将按(1)制作完成的两部分零件按图7所示组合,并以电弧焊方法牢固焊成一体,注意为消涂焊接应力应及时进行去应力回火处理;
3.如图8所示将焊好的零件在精密车床上仔细调整好,再钻小端端面中心孔。
4.以零件两端中心孔为基准进行后续车、外磨、螺纹磨、钻等工序将零件制作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国生,未经吴国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6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