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火喷泉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6265.8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9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滕永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永德 |
主分类号: | B05B17/08 | 分类号: | B05B17/08;F23D14/48;F23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山东省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泉,尤其是一种将水雾与火焰融合在一起使火焰在水雾内、外燃烧的雾火喷泉。
背景技术
喷泉是一种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营造气氛的装置。喷泉的种类繁多,包括直射喷泉、球形水幕喷泉、线形喷泉、喷雾喷泉等等,以上不同类型的喷泉都是因采用不同设计构造的喷头而产生不同感观景致。目前,景观场所应用的喷雾喷泉,只是在普通喷泉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喷雾系统,具有增湿、降温、除尘的作用,同时雾与喷泉的结合增加了神秘感,提高了观赏效果,充分调节周围环境气氛,形成了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如2006年3月15日公告的CN2764497Y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中就公开这样“一种喷雾型喷泉装置”。该喷雾型喷泉装置包括在水池内设置包含喷嘴的喷泉系统,还包括依次相连的高压泵、高压水管、雾化喷嘴;雾化喷嘴包括内设喷口的基体,喷口的直径为0.1~0.3mm,在基体上设有雾化针,雾化针的头部设有与喷口相对应且同轴心的针头,喷口与高压水管相连通。该公开文件公开的也是一种喷雾系统与喷泉装置的结合,不但能美化环境、更能起改善环境质量、营造神秘气氛的作用。但是,目前喷雾喷泉只能是以水做载体,来塑造出不同形状的水景与水雾混合的景观,还未见过在水雾中形成火焰穿雾而出或在水雾上产生燎绕燃烧火焰景观的雾火喷泉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喷雾喷泉只能是以水做载体,来塑造不同水景与水雾混合的景观,不能产生雾与火相交融的景致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雾火喷泉,该雾火喷泉可通过装置实现火焰与水雾的完善结合,可形成火焰穿雾而出或火焰在水雾上燎绕、跳动燃烧的美丽景观。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火喷泉,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水泵、水管、雾化喷嘴,在水管上分别设有流量调节阀和由喷泉电气控制装置控制开启或关闭的给水电磁阀,其特点是在雾化喷嘴的侧上方经安装支架固定有燃料喷头,燃料喷头经连接管与燃料供给管相连通,在连接管上安有燃料电磁阀,该燃料电磁阀由喷泉电气控制装置控制开启或关闭,在燃料喷头的侧上方设有点火器。
所述的点火器由变压器、电子电路、两点火电极组成,变压器为隔离变压器,所述的电子电路为整流滤波电路,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接电源,次级绕组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经负载电阻与所述的点火电极相连接,两点火电极常态下处于闭合状态,并由喷泉电气控制装置控制联动器适时断开接触而产生点火电弧。该电弧具有千度以上的高温,能将处于潮湿环境中的燃料可靠地点燃。
所述的由喷泉电气控制装置控制两点火电极由常闭状态适时断开接触的联动器是由浮筒、浮体、复位弹簧组成,浮体套装在浮筒内的导向固定杆上,复位弹簧套装在浮筒内体与浮体之间的导向固定杆上,一点火电极的触点经一绝缘支架固定在浮筒外体上,另一点火电极的触点经一绝缘连接架固定在滑杆的一端,滑杆的另一端穿经浮筒体上的滑孔固定在浮筒内的浮体上,在浮筒的侧壁上开有导流孔,所述的浮筒经连接管与水管相连通,在连接管上安装有供水电磁阀,所述的喷泉电气控制装置由设定的工作指令控制供水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的由喷泉电气控制装置控制两点火电极由常闭状态适时断开接触的联动器是由电极壳体、电磁铁、复位弹簧组成,一点火电极的触点经一绝缘支架固定在电极壳体上,另一点火电极的触点安装在一绝缘连接架,该绝缘连接架经一弹性金属片固定在电极壳体上,所述的电磁铁设置在弹性金属片与电极壳体之间,所述的复位弹簧设置在绝缘连接架与电极壳体之间,所述的喷泉电气控制装置由设定的工作指令控制电磁铁通电线圈电源的通或断。
所述的两点火电极中的一点火电极的触点制成半圆球体,另一点火电极的触点制成锥状体。
所述的燃料喷头为燃料喷射喷头。
所述的燃料喷头为燃料雾化喷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安装调试简单方便,点火安全可靠,形成火焰穿雾而出或火焰在水雾上燎绕、跳动燃烧的景观神秘,绚丽多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点火器的电子电路及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点火器的电子电路及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永德,未经滕永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62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