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系统中实现图像平滑处理的硬件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7261.1 | 申请日: | 200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9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陈文斌;崔建明;徐婷婷;赖宗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宗德 |
地址: | 20006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系统 实现 图像 平滑 处理 硬件 电路 | ||
1.一种指纹识别系统中实现图像平滑处理的硬件电路,SRAM模块是与所述的硬件电路联用的外部电路,所述的硬件电路采用的所有模块都能用中小规模的标准集成电路构建成功,其特征在于,该硬件电路由地址生成器模块(1)、获取所需数据模块(2)、平均值计算器模块(3)、SRAM地址仲裁器模块(4)和图像平滑控制器模块(5)组成,地址生成器模块(1)是含有四个输入端:第一输入端(In1_1)、第二输入端(In1_2)、第三输入端(In1_3)、第四输入端(In1_4),两个输出端:第一输出端(Out1_1)、第二输出端(Out1_2),和能根据以下公式产生处理所需的四个数据地址的模块,所述的公式为其中k=-1或1,h=-1或1,获取所需数据模块(2)是含有六个输入端:第五输入端(In2_1)、第六输入端(In2_2)、第七输入端(In2_3)、第八输入端(In2_4)、第九输入端(In2_5)、第十输入端(In2_6),七个输出端:第三输出端(Out2_1)、第四输出端(Out2_2)、第五输出端(Out2_3)、第六输出端(Out2_4)、第七输出端(Out2_5)、第八输出端(Out2_6)、第九输出端(Out2_7),和能根据地址生成器模块(1)产生的四个地址从存储器中读取所需数据的模块,平均值计算器模块(3)是含有七个输入端:第十一输入端(In3_1)、第十二输入端(In3_2)、第十三输入端(In3_3)、第十四输入端(In3_4)、第十五输入端(In3_5)、第十六输入端(In3_6)、第十七输入端(In3_7),两个输出端:第十输出端(Out3_1)、第十一输出端(Out3_2),和能取得获取所需数据模块(2)读取的四个数据的平均值的模块,SRAM地址仲裁器模块(4)是含有三个输入端:第十八输入端(In4_1)、第十九输入端(In4_2)、第二十输入端(In4_3),一个输出端:第十二输出端(Out4_1),和能对获取数据模块(2)和图像平滑控制器模块(5)中的地址进行仲裁,将有效的地址数据存入存储器的模块,图像平滑控制器模块(5)是含有五个输入端:第二十二输入端(In5_1)、第二十三输入端(In5_2)、第二十四输入端(In5_3)、第二十五输入端(In5_4)、第二十六输入端(In5_5),六个输出端:第十三输出端(Out5_1)、第十四输出端(Out5_2)、第十五输出端(Out5_3)、第十六输出端(Out5_4)、第十七输出端(Out5_5)、第十八输出端(Out5_6),和能对图像平滑过程进行控制的模块,所述的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连接:全局时钟信号端(clk)连接第一输入端(In1_1),全局复位信号端(rst)与第二输入端(In1_2)连接,第十六输出端(Out5_4)与第三输入端(In1_3)连接,全局开始信号端(start)与第四输入端(In1_4)连接,第一输出端(Out1_1)与第七输入端(In2_3)和第二十四输入端(In5_3)连接,第二输出端(Out1_2)与第八输入端(In2_4)连接,全局时钟信号端(clk)与第五输入端(In2_1)连接,全局复位信号端(rst)与第六输入端(In2_2)连接,第九输入端(In2_5)与SRAM模块的数据端连接,第十输入端(In2_6)与SRAM模块连接,第三输出端(Out2_1)与第十八输入端(In4_1)连接,第四输出端(Out2_2)与第十三输入端(In3_3)连接,第五输出端(Out2_3)与第十四输入端(In3_4)连接,第六输出端(Out2_4)与第十五输入端(In3_5)连接,第七输出端(Out2_5)与第十六输入端(In3_6)连接,第八输出端(Out2_6)与第十七输入端(In3_7)连接,第九输出端(Out2_7)与SRAM模块连接,全局时钟信号端(clk)与第十一输入端(In3_1)连接,全局复位信号端(rst)与第十二输入端(In3_2)连接,第十输出端(Out3_1)与第二十五输入端(In5_4)连接,第十一输出端(Out3_2)与第二十六输入端(In5_5)连接,第十九输入端(In4_2)与第十三输出端(Out5_1)连接,第二十输入端(In4_3)与第十七输出端(Out5_5)连接,第十二输出端(Out4_1)与SRAM模块连接,全局时钟信号端(clk)与第二十二输入端(In5_1)连接,全局复位信号端(rst)与第二十三输入端(In5_2)连接,第十四输出端(Out5_2)与SRAM模块连接,第十五输出端(Out5_3)为全局输出端(finish_smooth),第十八输出(Out5_6)与SRAM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72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