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处理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7867.5 | 申请日: | 200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0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温俊明;章明川;张小可;姜秀民;郑赞永;范浩杰;周月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环保工程成套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30 | 分类号: | F23G5/30;F26B3/084;C02F1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00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焚烧 一体化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具体的是一种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及液态的产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以及致病菌和病原菌等,如果不加处理而任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现有技术中,处理污泥的方法主要采用焚烧法,焚烧法具有处理速度快、无害、减量化程度高的优势,特别是对于土地资源匮乏的地区,或者是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的工业污水污泥,焚烧是唯一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污泥焚烧技术主要有炉排焚烧技术、回转窑焚烧技术、立式多段焚烧技术以及流化床焚烧技术等。在对污泥进行焚烧处理之前,需要与对污泥进行干化。目前,污泥干化技术主要有转鼓干化技术、流化床干化技术、蝶式干化技术、浆叶式干化技术、盘式干化技术以及带式干化技术等。但是,现有技术中,干化和焚烧两个环节在过程和设备上都是分别设置的,而且在干化装置和焚烧装置之间还必须设置污泥存储和输送装置以及干化热介质的输送管道,并增加相应的动力设备。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干化和焚烧处理过程中存在系统复杂、可靠性低、热损失大、热效率低、设备多、占地大、成本高、输送环节和附属设备多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处理方法,所述的这种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处理方法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污泥处理过程中,干化和焚烧环节在过程和设备上分离、系统复杂、可靠性低、热损失大、热效率低、设备多、占地大、成本高、输送环节和附属设备多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这种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处理方法,包括一个利用流化床焚烧装置焚烧处理污泥的步骤,其中,在所述的利用流化床焚烧装置焚烧处理污泥的步骤进行之前,将污泥输送到一个回转式污泥干化装置内,将流化床焚烧装置的稀相区上部空间的中温热烟气引入到所述的回转式污泥干化装置内,利用中温热烟气加热蒸发污泥中的水分,将获得的半干化污泥送入流化床焚烧装置内,在所述的利用流化床焚烧装置焚烧处理污泥的步骤中,将来自所述的回转式污泥干化装置中的含有有机废气的低温烟气通过烟气循环风机输送到流化床焚烧装置的稀相区上部空间,将燃烧产生的中温热烟气中的一部分输送到所述的回转式污泥干化装置内,将燃烧产生的中温热烟气中的另一部分输送到一个空气预热器内,对流化床焚烧装置的一、二次风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利用流化床焚烧装置焚烧处理污泥的步骤中,将流化床焚烧装置排出的部分灰渣和床料输送到所述的回转式污泥干化装置中,与回转式污泥干化装置中的污泥中进行掺混。
进一步的,在将污泥输送到所述的回转式污泥干化装置内之前,利用仓贮给料装置储存污泥。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利用流化床焚烧装置焚烧处理污泥的步骤中,通过调节烟气循环风机来调节中温烟气的循环倍率。
进一步的,将冷空气通入到所述的空气预热器的管道内,利用设置在流化床焚烧装置中的旋风分离器将烟气输出到空气预热器的管道的空隙中,利用该烟气加热空气预热器管道内的冷空气,然后利用一次风管和二次风管将加热后的空气通入到流化床焚烧装置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处理方法的装置,所述的这种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处理装置由仓贮给料装置、回转式污泥干化装置和流化床焚烧装置构成,其中,所述的回转式污泥干化装置由螺旋给料机、回转式筒体和支架构成,所述的螺旋给料机具有一个进料端和一个出料端,所述的回转式筒体设置在所述的支架中,回转式筒体的前端与螺旋给料机的出料端连接,所述的仓贮给料装置与螺旋给料机的进料端连接,回转式筒体的前端设置有一个烟气出口,所述的烟气出口上连接有烟气管道,烟气管道中设置有一个烟气循环风机,烟气管道的一端与流化床焚烧装置的稀相区上部空间连通,回转式筒体的后端出口中设置有一个烟气入口,回转式筒体的内壁圆周上间隔设置有复数个内翅片,任意一个所述的内翅片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回转式筒体的轴向,回转式筒体内沿其轴向设置有一个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轴与轴承机构和驱动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环保工程成套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环保工程成套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78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芳族接枝聚合物
- 下一篇:离子注入方法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