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盖体固定机构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148633.2 申请日: 2006-11-20
公开(公告)号: CN101192084A 公开(公告)日: 2008-06-04
发明(设计)人: 宋子雯 申请(专利权)人: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F1/18 分类号: G06F1/18;H05K5/03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伟;王锦阳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固定 机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盖体固定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易于操作组、卸该盖体的盖体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计算机处理的速度愈来愈快、价格也越来越低廉,且其应用的范围亦相当广泛,例如企业界所用的服务器或个人所使用的桌上型计算机等等,就其中的服务器而言,其为可独立运作、且可替换的计算机系统,可将其整合于一机架上,以成为一具堆栈并串连的机架服务器,且该机架服务器的机箱一般都以金属材料所制成,其体积庞大也显得较为笨重。以往机架服务器机箱的盖体,大多是先将盖体放置于机架服务器的机箱上,使盖体的多个开孔对准机箱上的多个开孔,再通过多根螺丝将盖体锁固于该机架服务器的机箱上,由于机架服务器的盖体占有相当大的体积与重量,因此常使作业人员于进行螺丝的锁固时不易将开孔对准,而影响作业效率,且该多个开孔与多根螺丝的设置亦造成成本的增加。

因此,遂有人提出不需使用螺丝及工具的盖体固定机构,请参阅图1A,该机箱1上方固设有前盖11,且于机箱1内的一个侧壁上设有卡钩12;而该盖体13用以盖设于机箱1上,且开设有贯穿盖体13的通孔131及用以施力的推动部14。

请参阅图1B,盖体13对应于该通孔131设有弹性片132,该弹性片132的一端为固定端132a,固设于盖体13的下缘;另一端为卡合端132b,用以对应卡合于机箱1内侧板上的卡钩12,且两端之间形成有按压部132c,该按压部132c的位置相对应于盖体13的通孔131,并向上显露。如图中所示,一端固设于机箱1内侧壁上的卡钩12,其另一端设有大致呈弧形状的卡扣部121,并对应于上述弹性片132的卡合端132b。

请同时参阅图1A及图1B,实施时,将盖体13盖设于机箱1上,并朝向前盖11方向推进,则上述弹性片132的卡合端132b将接触到机箱1内侧壁的卡扣部121,并随着推进的力量持续地作用而使得该弹性片132发生弹性变形,而令该卡合端132b顺着该弧形状的卡扣部121滑动,以同时向下、向前的方式位移,最后将扣合于该卡扣部121,而将盖体13固定设于机箱1上。

请配合参阅图1C及图1D,相对地,于拆卸盖体13时,则必须自盖体13的通孔131下压该弹压部132c,令弹压部132c向下并带动弹性片132产生弹性变形,以使卡合端132b脱离卡扣部121,同时施力于推动部14以将盖体13向外推出,而将盖体13自机箱1上拆卸下来。

虽然上述固定机构避免了以往需要使用螺丝及工具进行盖体固定的缺陷,但由于拆卸盖体13时,必须一边向下弹压该弹性片132的弹压部132c,且一边施力于推动部14才能将盖体13向外推出,此一动作极为费力,再者,亦有可能由于向下弹压时的施力过度与推出的动作配合不当而损坏该弹性片132及卡钩12,相当地不方便。

因此,开发一种盖体固定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各种缺点,实为当今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力、易于操作的盖体固定机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盖体固定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使用工具进行拆装的盖体固定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盖体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一封闭至机箱的开口的盖体,且该盖体设有一通孔,该固定机构包括:挡止部,设于该机箱内侧面对应该通孔处;操作件,位于该通孔中并可掀启地轴接至该盖体,且定义有相对的操作端与抵靠端,于该操作端设有用以定位至该挡止部的钩部,并可通过掀启该操作件而使该勾部脱离该挡止部;以及弹片,固设于该盖体内侧面,且具有突伸至该通孔中并支撑该抵靠端的支撑部,以提供该操作件掀启后的复位弹性。

如上述的固定机构中,该盖体可设有对应位于该通孔两侧的第一结合部,而该操作件两侧介于该操作端与抵靠端之间可设有相对的第二结合部,并通过结合件结合至该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而使该操作件可掀启地轴接至该盖体。该钩部可具有面向该挡止部的引导面及背向该挡止部的固定面。该第一结合部可设有挡块,而该操作件的第二结合部可具有定位用侧边,以于该操作件掀启至一个预定角度时通过该定位用侧边定位抵靠至该挡块,从而限制该操作件的掀启角度,较佳地,该掀启角度小于45度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86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