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9112.9 | 申请日: | 200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2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峰 |
主分类号: | H03K17/969 | 分类号: | H03K17/969;H03M11/26;H03M11/00;H03M11/20;G02B6/00;G02B27/10;G02B27/00;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频率 矩阵 输入 模块 | ||
1、本发明的一种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包括输入电路控制器、机壳、弹性体、其特征是:其一个或多个光输出端分别指向接收器(20)的分光器(18)有分光光路(16)形成时,由分光器(18)、与发射器(11)对应的键反射面(13)、多个含有接收器(20)的光电转换电路构成的光编码器(19)输出键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的分光器(18)可以是键反射面(13)上的一个或多个按一定的对应排列关系分别与接收器(20)相对应的单元反射面(31),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按一定的对应排列关系分别与接收器(20)相对应的透明棱镜(27)组、平面光导组、光导纤维(26)组、光槽反射面(30)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同一列的键反射面(13)反射来至接收器(20)的光经分光器(18)后,其分光光路(16)与接收器(20)的对应排列关系相同;不同列的键反射面(13)反射来至接收器(20)的光经分光器(18)后,其分光光路(16)与接收器(20)的对应排列关系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分光光路(16)可以由键反射面(13)上的一个或多个单元反射面(31)分别反射来至发射器(11)的光信号至接收器(20)形成;也可由键反射面(13)反射来至发射器(11)的光信号至与接收器(20)相对应的透明棱镜(27)、平面光导、光导纤维(26)、光槽反射面(30)等由其分光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分光器(18)由单元平面光导(21)、单元平面光导(22)、单元平面光导(23)三层叠加构成,分光器(18)的各单元平面光导的光输入端按一定的排列分别与键反射面(13)对应;分光器(18)的各单元平面光导的光输出端分别与接收器(20)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单元反射面(31)是键反射面(13)上的一部分,键反射面(13)是由一个或多个与一个或多个接收器(20)一一对应的单元反射面(31)组成,单元反射面(31)反射来至发射器(11)的光至接收器(20)形成分光光路(16)。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键反射面(13)分别与一个或多个光导纤维(26)的一端对应;光导纤维(26)的另一端以不同的排列分别与一个或多个接收器(20)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键反射面(13)分别与一个或多个光槽反射面(30)对应;一个或多个光槽反射面(30)以不同的排列分别与一个或多个接收器(20)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键反射面(13)分别与一个或多个透明棱镜(27)对应;一个或多个透明棱镜(27)以不同的排列分别与一个或多个接收器(20)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7、8或9所述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在发射器(11)的另一端有其一端与发射器(11)对应;另一端与光纤接收管(24)对应的光纤(25)。
11、根据权利要求1、2、3、4、5、7、8、9或10所述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频率光码矩阵输入模块:当发射器(11)采用光波发射器时,接收器(20)可以是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光敏器件;当发射器(11)采用电磁波、声波时,接收器(20)也可以采用电磁波、声波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峰,未经陈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91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焊接的铜铝管连接装置
- 下一篇:过山冲浪游艺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