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接头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50751.7 | 申请日: | 200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左天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天乔 |
主分类号: | H02G15/02 | 分类号: | H02G15/02;H02G15/08;H01R4/50;H01R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接头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关于电缆接头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大型联结车包含有车头与车身,车头与车身之间以联结装置连接,以利用车头带动车身移动。所述车头设有引擎与电气系统,车身本身不设置电力系统,所设的灯具或其它需要电力的设备则由车头提供,因此,车头与车身之间必须以电缆连接。由于车身很长,因此从车头连接至车身的总长度也很长,导致电缆经常会下垂接触到地面,当联结车行驶一段时间后,电缆便会因为和地面摩擦受损而需要更换。为了避免局部磨损而更换整条电缆所造成的浪费,一般联结车用的电缆都以多段式连接组构成,以便能在局部电缆磨损时,只将磨损的该段电缆卸下并换新,因此,每一段电缆彼此之间必须有接头装置来提供连接导电的功能。
现有的电缆接头装置,包含有一公接头与一母接头,该公接头与母接头为一体成型分别结合于两电缆;其制造方法为,先将两电缆所包含的数根电线分别先固定于数个公导电端子与母导电端子,然后将该些公导电端子与母导电端子分别插设于一夹具,再将该两电缆分别放置于射出成型模具中,利用射出成型技术将塑料包覆于该电缆、电线与公、母导电端子,完成后再将夹具卸下。
发明内容
前述现有电缆接头装置在制造时,必须以人工方法将各个公导电端子及母导电端子一一插入夹具中以定位,然后再放入模具中进行射出成型作业;为保证定位稳定及防止制造过程中泄漏,所述夹具与公、母导电端子之间必须为紧配合,因此,夹具均以橡胶或塑料材料制造,人工插置该些金属的导电端子进入橡胶或塑料材料的夹具时必须耗费一定力气,可谓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一直无法提高。
此外,在进行射出成型时,模具内的压力还可能迫使塑料渗出夹具,致使塑料可能仅局部包覆住公、母导电端子,造成公、母导电端子无法彼此插接而成为瑕疵品。
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公、母两接头座体,以及提供用于结合在电线的公导电端子与母导电端子,该公、母接头座体分别设有多数公、母端子插孔,该公、母端子插孔分别与该公、母导电端子具有相互密合、固定及定位的结构;使得公导电端子与母导电端子分别插入公、母接头座体的公、母端子插孔后自动固定,并且密合、定位,然后经由射出成型技术将塑料包覆于该电线外部与公、母接头座体的局部,使得公、母接头座体分别和一电缆结合;露出公接头座体的公导电端子可以插入母接头座体的母导电端子。
本发明还可以在公接头座体的外径设置螺旋沟槽;母接头座体则活动地套设一内径具备凸块的锁环,藉以在公导电端子插入母导电端子后,可以利用锁环的凸块配合该螺旋沟槽而将公、母接头座体锁固在一起,以完成两电缆的连接。
本发明关于公、母导电端子和公、母端子插孔的密合、固定与定位结构,是在该公、母端子插孔内设置内锥面、阶缘与凸肋,而公、母导电端子的外径则设置外锥面与单一倒钩,在该公、母导电端子分别插入公、母端子插孔后,利用该外锥面与内锥面相互密合,而倒钩卡掣于阶缘而固定,同时利用分布于插孔内径的多数个凸肋形成将导电端子校正在中心位置的定位作用。
本发明设在公、母导电端子的外锥面是位于接近根部的外径,藉此结构得以在公、母导电端子分别插入公、母端子插孔内时除了具备导引作用之外,亦能藉由内锥面与外锥面接触时,两者之间的相互密合,以防止熔融塑料从内、外锥面之间渗出而包覆公、母导电端子。
本发明设在公、母导电端子的倒钩是以冲压成型技术将端子本体的侧壁冲出形成单一支,藉以减少因冲制端子对于端子侧壁的破坏而保留足够的端子截面积供高电流通过。
本发明在公、母接头座体设有隔板以区隔出多数个可穿设电线的独立空间,藉此得以避免电线接近所可能造成的短路情况;此外,该些隔板还设有凹槽,在进行塑料的射出成型时,塑料进入该凹槽而获得最佳的结合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造方法,主要特征是先提供公、母接头座体来分别插置及固定公、母导电端子插置,并同时提供密合及定位功能,因此,人工进行导电端子的插置作业十分省力省时,生产快速;且进行射出成型时,塑料不会渗出至母导电端子的内孔而造成无法与公导电端子对插的问题。此外,本发明的接头座体另外具有将电缆的各电线隔开的结构设计,可以避免电线过于接近所可能发生短路的问题,且接头座体的刚性与强度亦得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D为本发明公接头的制造过程平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公接头座体结构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
图2B为图2A的右侧视图;
图2C为图2A的左侧视图;
图3A为用来安装公接头座体的垫片结构的前视平面图;
图3B为图3A的侧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天乔,未经左天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0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感应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筛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