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混沌算法的网络数据加密卡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51014.9 | 申请日: | 2006-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9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丁群;杨自恒;陈红;时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混沌 算法 网络 数据 加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安全产品,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混沌算法的网络数据加 密卡。
背景技术:
网络数据加密卡属于信息安全产品具有实际开发意义。目前国内外网络数 据加密卡的设计属于起步阶段。主要是采取以下两方面技术:将国外公开算法, 例如DES算法、RSA算法、MD5算法、SHA-1算法等,完全转为软件,分 别下载到芯片中形成加密芯片;集合国外公开算法或进行部分修改,下载到芯 片中形成加密芯片。
缺陷与不足:
将实现加密算法的原程序固化在加密卡芯片内部,这样仿佛可以使加密算 法更贴近硬件运行速度,但其核心还是将算法绑定在软件环境下,系统加密数 据的速度取决于CPU的工作频率,而我们知道,CPU的工作频率目前存在瓶 颈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大容量数据流的实时加密,另外目前软件解密人员 利用特殊手段可以截获软件的加密算法,这种加密方式难以保证数据的速度和 安全性。
由于美国对高级别加密算法严格控制,国内用从美国进口的普通加密算法 难以实现高级别的加密。例如对称算法密钥长度40位,仅花费5美元、2秒钟 时间可破译。虽然加密算法很多,例如DES、RSA、MD5算法等,但几乎都是从 国外引进的加密算法,对于普通的信息加密可以利用,而对于国防军事机密或 国家政府要害部门信息加密有不安全因素,能否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加密产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混沌算法应用在网络数据加密卡上,形成高保 密性能的基于混沌算法的网络数据加密卡。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混沌算法的网络数据加密卡,其组成包括:网络数据加密卡,所 述的网络数据加密卡上装有混沌密码加密芯片。
上述的基于混沌算法的网络数据加密卡,所述的混沌密码加密芯片由混沌 序列密码模块、控制模块和数据加解密模块组成。
上述的基于混沌算法的网络数据加密卡,所述的混沌密码加密芯片通过 PCI总线与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使普通数据进行加密传送。
这个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研究基于混沌算法的序列密码设计方法,使输出密钥序列在保留了 良好统计特性基础上,混乱该序列,增加保密强度,与传统序列密码方法相比 具有实现简便、系统复杂度高、抗攻击性强特点,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创新意义 的加密方法。
2.利用FPGA器件实现混沌加密算法运算问题,使许多复杂的数学运算以 简单的集成电路形式体现,加快运算速度和提高了加密芯片集成度,本研究中 的数字积分器、混沌序列电路设计等都有突出的设计特点,为混沌密码设计提 供了一个新的尝试与设计手段。
3.本发明在对混沌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混沌密码加密核心芯片,并 利用FPGA予以实现,其中包括混沌密钥序列模块、控制模块和数据加解密模 块等,该加密芯片通过PCI总线与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使普通数据进行加密传 送。
4.信息安全日益重要,具有我国独立开发的信息安全产品更具有重要性,研 究基于FPGA的混沌序列密码网络数据加密卡,将所研究的混沌加密芯片嵌入 网络数据加密卡中,对网络传输信息进行实时加密,可广泛用于国防、军事、 银行、企业等要害部门,保障网络通信、电子商务等各种网络应用的安全性, 适应信息安全和现代保密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基于混沌算法的网络数据加密卡的混沌序列密码模块框图。
附图2是基于混沌算法的网络数据加密卡的混沌序列密码模块中混沌序列 发生器框图。
附图3是基于混沌算法的网络数据加密卡的混沌序列密码模块中混沌序列 发生器电路结构图。
附图4是基于混沌算法的网络数据加密卡的混沌序列发生器输出序列时序 图。
附图5是基于混沌算法的加密芯片(FPGA部分)及网络数据加密卡框图。
附图6是基于混沌算法的网络数据加密卡电路图。
附图7是附图6中FPGA加密芯片电路图。
附图8是附图6中MAC芯片电路图。
附图9是附图6中PCI接口电路图。
附图10是附图6中存储器的电路图。
附图11是附图6中USB接口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10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气性层压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其的包装体
- 下一篇:一种软质微晶蜡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