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刺五加治疗帕金森病有效部位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51066.6 | 申请日: | 200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民;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树民;张琳 |
主分类号: | A61K36/254 | 分类号: | A61K36/254;A61P25/16;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刺五加 治疗 帕金森病 有效 部位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刺五加提取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以中草药刺五加治疗帕金森病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来自世界帕金森病协会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球帕金森病患者超过400万人,其中我国有170万。研究表明,近20年来,我国大城市患此病的人数猛增。据估计,我国每年有近10万人成为新发的帕金森病患者。患者病后出现肢体震颤、僵直、行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以及植物神经症状,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严重限制病人的活动能力及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所以迫切需求寻找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中药,以延缓帕金森症的进程和防止病情的加重。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干燥根和根茎。主产于黑龙江省山区。味辛、微苦、性温、无毒,具有益肾健脾,补肾安神作用。目前刺五加复方和刺五加注射液已用于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刺五加治疗帕金森病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也未见将该有效部位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所以筛选刺五加有效部位治疗帕金森病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草药刺五加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部位提取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本发明采用水煎煮法、水提醇沉法、大孔吸附树脂法对刺五加进行提取纯化,得到八个组分,通过药效学实验方法得到刺五加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部位,确定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刺五加有效部位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工艺及其药效学实验。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刺五加有效部位提取工艺
取刺五加药材,粉碎,用水提取,加水4-10倍量,煎煮1-4小时,水煎液浓缩。浓缩液置于塑料离心管,向其中缓慢加入50-95%乙醇,并不断搅拌,至一定醇浓度,0-20℃静置6-24h、于1500-5000转/分离心5-20min,分别收集上清液,上清液回收乙醇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药液与树脂体积比(1∶1-1∶10),依次用0-95%乙醇洗脱,分别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混合洗脱物,得到刺五加有效部位提取物。
二、药效学实验
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的八个组分分别做药效学实验。实验动物:C57小鼠,由黑龙江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提供。实验方法:MPTP造模,注射10-40mg/kg,连续5-20天。八个组分浓缩液连续灌胃10-30天,测定小鼠爬竿时间、中脑MAO-B活性、纹状体DA含量。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结论:通过以上药效学实验可以得知,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的组分中有刺五加的有效部位,本发明的有效部位提取物对帕金森病有良好的药效。
本发明刺五加有效部位提取方法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提取工艺简单,不需高温高压和特殊设备,安全,易于操作且成本低。
(2)应用本发明,可以除去大量的蛋白质,糖类,淀粉等杂质。由于严格控制了提取和浓缩的浓度,其有效部位含量在60%以上。
(3)利用本发明得到的刺五加提取物质量稳定,富含活性成分,具有保护神经元的药理作用,因此可以用来制备疗效好,安全可靠的防治帕金森病的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一、提取工艺实施例
实施例1
将刺五加干燥根及根茎切片1000g,粉碎,浸泡30分钟,加水6倍量,煎煮1时,水煎液浓缩至1g/ml。浓缩液置于塑料离心管,向其中缓慢加入95%乙醇,并不断搅拌,至醇浓度达到70%,4℃静置12h,于3500转/分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上清液回收乙醇至尽,干燥、粉碎,与AB-8型大孔树脂混合,上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用蒸馏水洗脱至无色,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再用50%乙醇洗脱至无色,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再用70%乙醇洗脱至无色,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将3种洗脱物混合,得到刺五加有效部位提取物。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树民;张琳,未经刘树民;张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1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导电性叠层体及触摸面板
- 下一篇: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