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52000.9 | 申请日: | 200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1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罗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1/00 | 分类号: | H04J11/00;H04L27/26;H04B1/7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春荣;竺云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收发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发送端将待发信息分为n和m比特两部分,以n比特部分作为承载在物理资源中的信息,并根据m比特部分选择交织或加扰的方式;
发送端根据所选择的交织或加扰的方式对所述承载在物理资源中的信息进行交织或加扰后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对n比特部分进行正交码映射;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选择的交织或加扰的方式对经正交码映射后的n比特部分进行交织或加扰后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码为Walsh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将n比特部分进行编码;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选择的交织或加扰的方式对经编码后的n比特部分进行交织或加扰后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需要传输的信息长度大于预定值的信道,所述发送端将该信道的信息分为n和m比特两部分,以n比特部分作为承载在物理资源中的信息,并根据m比特部分选择交织或加扰的方式;
对于需要传输的信息长度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信道,所述发送端将该信道的信息整体作为承载在物理资源中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发送端在将待发信息分为n和m比特两部分之前,先将该待发信息进行校验编码,将经校验编码后的信息进行所述划分;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选择的交织或加扰的方式直接对所划分的n比特部分进行交织或加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码为循环冗余校验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发送端对经交织或加扰后的n比特部分信号进行编码或正交码的映射后发送。
9.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接收端根据发送端所有可能的交织或加扰的方式对收到的信号进行解交织或解扰;
接收端根据经解交织或解扰后的最优信号序列得到发送端的部分需要传输的信息,根据该最优信号序列所对应的交织或加扰的方式得到发送端的剩余部分需要传输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通过将经解交织或解扰后的所有的信号序列分别与各候选正交码作相关,从中选出所述最优信号序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码为Walsh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接收端通过导频信号得到信道参数,根据该信道参数对所述与各候选正交码作相关后的信号进行相干检测,从中选出所述最优信号序列。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通过对经解交织或解扰后的所有的信号序列分别进行译码,从中选出所述最优信号序列。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需要传输的信息长度大于预定值的信道,所述接收端根据经解交织或解扰后的最优信号序列得到发送端的部分需要传输的信息,根据该最优信号序列所对应的交织或加扰的方式得到发送端的剩余部分需要传输的信息;
对于需要传输的信息长度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信道,所述接收端根据收到的信息得到发送端的需要传输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发送端需要传输的信息:
所述接收端根据经解交织或解扰后的所有的信号序列与其对应的交织或加扰的方式得到候选序列;
所述接收端对各所述候选序列分别进行校验,将输出通过校验的候选序列进行校验解码后得到发送端需要传输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在对收到的信号进行解交织或解扰之前,先对该信号进行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20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定量检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胶体硒试纸条
- 下一篇:高使用温度的纳米复合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