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跟痛症的药物及足垫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52528.6 | 申请日: | 200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2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华;王涛;姜云和;周长海;赵李梅;柏美洁;崔永峰;席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国华;王涛;姜云和;周长海;赵李梅;柏美洁;崔永峰;席双双 |
主分类号: | A61K36/716 | 分类号: | A61K36/716;A43B17/00;A61P29/00;A61P19/10;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桂琴 |
地址: | 065000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跟痛症的药物及药具。
背景技术
跟痛症多发于40岁以上体态肥胖者、长期站立行走或扁平足者,因跖筋膜或跟腱在跟骨附着处的慢性损伤,造成无菌性炎症反应,刺激跟骨膜,引起跟骨增生,形成“跟骨刺”。由于骨刺对周围软组织的刺激而引起机械性炎症和滑膜囊发炎进而引起疼痛。目前,治疗跟痛症的方法主要有:开放性手术、针刀、封闭、药物熏洗、局部手法等。如《职业与健康》中“顽固性跟痛症手术治疗58例疗效观察”一文为开放性手术治疗方法的论述;《中国康复》2005年20卷6期“局部注射曲安奈德与强的松治疗跟痛症比较”一文是封闭疗法的论述;《中外健康文摘》2005年2卷8期“中药浸泡加按摩治疗跟痛症”一文是药物外洗及局部手法治疗跟骨痛的论述。但这些治疗跟痛症的方法中,很少有能使药物长时间作用于患处、从而使药物成分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治疗跟痛症的药物及足垫,具有促使药物有效成分被患部充分吸收有效治疗跟痛症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这种治疗跟痛症的药物,其改进之处在于:它是由下列组份组成(按重量单位计):威灵仙4-6、川芎2-3、冰片2-3。
上述治疗跟痛症的足垫,其改进之处在于:它设有足垫套、中药垫;所述的足垫套设有底部、侧翼部,侧翼部位于底部之上,底部和侧翼部均设有夹层,且二者的夹层是相互连通的;所述的中药垫位于底部和侧翼部的夹层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底部与侧翼部结合处的夹角为70-90°。
本发明采用全新治疗跟痛症的方法,主要由分成两部分:一是起治疗作用的中药,另一部分是固定药物及促使药物被患部充分吸收的专用足垫。这几味中药协同作用,可起到活血通络止痛的效果。专用足垫是使中药充分作用于患处的有效载体。另外,足跟底部有失眠穴,外侧有申脉、仆参、金门穴,内侧有然谷、照海、公孙穴,这些穴位均能与足垫充分接触,足垫内的药物及足垫本身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可起到调节经脉以及全身气血的效果。足跟部还有许多反射区,如足跟底部有失眠点反射区、生殖腺反射区、坐骨神经反射区,内侧有尾骨反射区、膀胱反射区、尿道反射区、阴道反射区,外侧有尾骨反射区、膝关节反射区、肘关节反射区、生殖腺反射区。足垫内药物及足垫本身作用于这些反射区,可达到调节各反射区对应部位功能的目的。治疗跟痛症中药足垫较药物熏洗、药物浸泡的作用时间大大延长,它可垫在鞋内或脱鞋后直接系在足跟上,全天24小时持续治疗,它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佩戴舒适、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中药垫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足垫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治疗跟痛症足垫的使用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这种治疗跟痛症的药物,是由下列组份组成(按重量单位计):威灵仙4-6、川芎2-3、冰片2-3。
配方一(各组份按重量单位计):
威灵仙4、川芎2、冰片2。
配方二(各组份按重量单位计):
威灵仙6、川芎3、冰片3。
配方三(各组份按重量单位计):
威灵仙5、川芎2.5、冰片2.5。
因药力作用时间有限,为便于使用和定期更换,将上述中药组份研制成粉末,均匀撒布于两层无纺布中间,缝制成中药垫6,其形状如图1所示,这几味中药协同作用,可起到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中药垫6可按照疗程定期更换。
如图1、图2所示,治疗跟痛症的专用足垫设有足垫套7,足垫套7分为侧翼部1、底部4及固定带2。侧翼部1、底部4均由双层棉布缝制而成,中间分别留有夹层,即侧翼部夹层3、底部夹层5,二者是相互连通的,用来放置中药垫6。底部4与侧翼部1结合处的夹角为70-90°,这两部分将足跟从足跟底部、足跟后侧及足跟两侧完整地包裹起来,足垫在使用过程中与足跟较长时间地紧密接触,使中药很好地持续作用于足跟。另外,在侧翼部1的两个端部还附加了固定带2,以更稳固地固定专用足垫。
图3所示为本发明治疗跟痛症足垫的使用效果图。使用时,放置好中药的专用足垫可将足跟从底部、两侧及后侧完整的包裹起来,能与足跟较长时间的紧密接触,使中药有效成分很好地持续作用于足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国华;王涛;姜云和;周长海;赵李梅;柏美洁;崔永峰;席双双,未经吴国华;王涛;姜云和;周长海;赵李梅;柏美洁;崔永峰;席双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2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