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有装饰圈的轮毂及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54433.8 | 申请日: | 200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何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灿东 |
主分类号: | B60B7/02 | 分类号: | B60B7/02;B23P13/00;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17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集***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装饰 轮毂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装饰圈的轮毂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铝合金轮毂因光亮度高、耐磨、时尚而受到汽车爱好者的青睐,但是生产技术要求高,工艺复杂,成品率低,生产成本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轮毂全亮无变化,故逐步发展出了在涂装车轮的基础上包上不锈钢装饰圈来达到电镀的效果,且涂装的车轮辐板有多种效果选择,对于该装饰圈一般为单层旋压包边,装饰圈的正面易擦伤,且装饰圈的包紧力不够,车轮在行驶中热胀冷缩及旋风力的作用下装饰圈易松动,并且车辆在高速运动时会发出异常刺耳的噪声,时间久后会撕裂装饰圈并脱落飞出,非常不安全。
如一专利号为ZL200420109748.7(公告号为CN274970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不锈钢板装饰的轮毂》披露了一种这样的结构,一种汽车用的不锈钢板装饰的轮毂,由不锈钢板复合在铝轮毂表面而构成。该轮毂具有耐磨、耐腐蚀性能好、硬度高的优点,可有效抵御沙石的不断撞击,光亮如镜,且维持时间长。该装饰圈先根据不同形状和规格的轮毂,对不锈钢板进行加工,使其形成适合现成轮毂的无底的脸盆状的不锈钢圈,再用卷边设备将不锈钢圈在轮毂上卷边固定,采用这种加工方法将不锈钢圈压制在轮毂上,其仍然是单层旋压包边,装饰圈的包紧力不够,时间久后会撕裂装饰圈并脱落飞出,非常不安全。
上述设有不锈钢装饰圈的轮毂其使用的是单边不锈钢滚压工艺生产,从而会产生一些缺陷,如:起皱纹,擦伤正面需要补抛光,扣不紧,以使车辆行驶中不锈钢装饰圈易松动等缺陷;且当滚压工艺采用双边不锈钢包边时,滚压工艺在生产时由于双层不锈钢产生回弹,致使不锈钢装饰圈不能和铝轮有紧密的配合,从而产生轴向和径向的松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将不锈钢装饰圈牢牢复合在轮缘表面的设有装饰圈的轮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工艺更加合理实用、不容易使装饰圈起皱、且表面不容易被擦伤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首要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设有装饰圈的轮毂,包括有轮毂、包覆在轮毂的轮缘部分表面上的不锈钢装饰圈,不锈钢装饰圈由呈脸盆状的装饰壁和位于装饰壁外侧圆周且向里弯曲的弯曲边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边上端具有向内凹、而呈双层的弯折包边,该弯折包边通过挤压方法与轮毂上轮缘里侧台阶的表面紧贴包在一起。
本发明解决上述另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造上述的设有装饰圈的轮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根据不同形状和规格的轮毂,对不锈钢板进行弯曲工艺加工,使其形成适合现成轮毂的无底脸盆状的装饰壁;②、再对上述不锈钢装饰圈进行翻边工艺加工,使其在装饰壁的外侧圆周形成一向里的弯曲边,并在弯曲边的边沿上形成向内弯折的弯折包边;③、将轮毂和不锈钢装饰圈放置在相应的挤压模具内,且使轮毂的轮缘外表面位于弯曲边和装饰壁之间,再利用油压机及挤压模具对不锈钢装饰圈进行挤压,使不锈钢装饰圈上的弯曲边和轮毂上轮缘里侧台阶的表面紧密贴合包起来,不锈钢装饰圈上的装饰壁和轮毂上轮缘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非常有益的是,所述的挤压模具包括有固定在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
其中上模部分包括有上模板、压板、至少二根导柱、复位弹簧、模架、锁紧圈,导柱上端活动穿过压板后与上模板固定在一起,导柱的下端具有限位台阶,压板通过限位台阶而限位在导柱上,压板的外形和轮毂上端的外形相配,所述的复位弹簧套设支撑在压板和上模板之间的导柱上,所述的模架固定在上模板上,而所述的锁紧圈则固定在模架下端;
下模部分包括有下模板、至少二块滑块,下模板上设有和轮毂外形相配的模腔,滑块可沿径向滑动地设置在下模板上,滑块和下模板之间还设有复位机构,滑块上部外端面和锁紧圈之间为斜面配合,以推动滑块径向向内平动,而滑块的内端面和不锈钢装饰圈的弯曲边挤压配合。在滑块径向移动到最里端的状态下,滑块的内表面围成一和弯曲边外形相配的环状。
再改进,所述的滑块呈圆周地均布在轮毂周围。
最后,所述的复位机构为支撑在滑块和下模板之间的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灿东,未经何灿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4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